風雨欲來?「世界銅王」王文銀收警示函,正威新材遭跌停!

財華社
更新於
Esteban Ma
coverImg
來源: DepositPhotos

三個公告,將備受矚目的「世界銅王」王文銀及其掌控的正威系「帝國」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5月24日晚間,正威新材(002201.SZ)連續發佈了三個公告。而這三個公告,都在暗示著王文銀或將失去正威新材的控制權,同時王文銀還收到了警示函。


在第一個公告中,正威新材稱,控股股東深圳翼威新材料有限公司(簡稱深圳翼威)於2024年5月23日至2024年5月24日10時被拍賣的股份如果最終順利過戶,深圳翼威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將減為12251.3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18.80%。

公告還稱,如果司法拍賣最終成交過戶,江蘇九鼎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九鼎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的公司股份為13257.6554萬股,佔公司總股本20.35%,九鼎集團將被動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據悉,正威新材的控股股東為深圳翼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屬於正威國際集團的下屬子公司,而正威新材的實際控制人是正威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文銀。


第二個公告中,正威新材稱,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第三個公告中,正威新材稱,收到中國證監會江蘇監管局下發的《江蘇證監局關於對江蘇正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王文銀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該公告指出2023年11月24日,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深圳翼威持有的3439.6萬股正威新材股票執行司法再凍結(質押轉凍結),凍結股數佔總股本比例為5.28%。


2023年11月27日,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深圳翼威持有的全部正威新材股票1.27億股執行輪候凍結,凍結股數佔總股本比例為19.55%。同日,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西安正威持有的全部正威新材股票4132萬股執行司法再凍結,凍結股數佔總股本比例為6.34%。


證監會江蘇監管局提出,公司董事長兼董秘王文銀於2023年12月19日知悉該事項,但公司直至2024年1月12日才予以披露。公司和王文銀的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内多條規定。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監管層決定對正威新材、王文銀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在三則公告輪番轟炸之下,於2024年5月27日,正威新材股價一字板跌停。

隨著正威新材股價跌停王文銀以及旗下正威集團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在中國商界,王文銀頗具神秘且神奇。27歲創業,45歲時,就帶領正威集團躋身世界500強,且連續11年霸榜,50歲,財富超千億。


據正威集團官網介紹,正威集團是由產業經濟發展起來的以新一代電子信息和新材料完整產業鏈為主導的高科技產業集團,致力於航空航天、國防軍工、交通運輸、電子信息、智能裝備、人工智能、互聯網等領域所需新材料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擁有強大核心競爭力。全球總部位於中國深圳,應業務發展需要,在中國設立華東、北方、西北、重慶區域總部,在海外設立亞洲、歐洲、美洲等國際總部和研發中心。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發佈的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顯示,正威國際集團以約7227.54億元的營收,位列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第4位,超越華為、騰訊等一眾高科技企業。

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正威集團以904.982億美元營收連續第11年榮登世界500強榜單,位列第124位。


7000億元營收的正威帝國,也讓王文銀的個人財富更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2015年550億元,2016年650億元,2019年1000億元,2022年1100億元,王文銀成為名副其實的富豪。在2023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中,王文銀以1050億元財富值排在第108名

非權威部門消息稱,到2022年,正威集團控制了全球12%的銅礦資源,王文銀因此被封為「世界銅王」。


古人雲,人若成名,則必招是非。


鑒於正威集團迄今為止尚未完成上市,且缺乏公開的財務報告,導致其財務狀況和運營狀況對公眾而言仍然相對模糊。加之近年來,王文銀「限高」事件,旗下股權也屢次遭到凍結,使得公司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外界的質疑聲不絕於耳。其中,關於正威銅礦資源儲備真實性的問題,更是引發了廣泛關注與討論。


根據鳳凰網5月22報道稱,愛企查App顯示,5月21日,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王文銀等新增4條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合計9.91億餘元。


據悉,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9月,法定代表人為孫學勇,注冊資本70億元人民幣,由正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與此同時,王文銀的過往經歷也被公之於眾,其中,他與恒大許家印之間的關系及合作尤為引人關注,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


内地媒體華夏時報曾報道稱,2017年11月,王文銀以50億元入股恒大地產。2020年9月,王文銀以863億元戰投力挺恒大出現在簽約儀式上。8月14日,恒大汽車宣佈獲得紐頓集團約5億美元戰略投資。據相關媒體報道,紐頓集團的前身正是其老板吳楠與正威集團共同創立的正威艾康尼克(深圳)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吳楠個人持股30%。天眼查顯示,目前,深圳正威集團仍是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股東之一。


2017年11月,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引進6家戰略投資者的600億元融資,其中正威集團向恒大地產出資50億元,佔恒大地產增資完成後約1.18%的股權。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正威集團仍是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股東之一。


然而,相較於恒大集團深陷債務泥潭的嚴峻形勢,王文銀的正威系「帝國」所面臨的挑戰,或許尚存化解的機遇。期待王文銀及正威集團能夠儘快展現其作為世界500強企業的卓越實力,以消除外界對於其未來發展的所有疑慮和擔憂。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


goTop
quote
這篇文章有幫到您嗎?
相關文章
placeholder
川普盯上輝達H20出口!輝達盤後跌7%,輝達概念股下挫TradingKey - 在中美關稅戰爭執不下之際,川普政府盯上了輝達特供給中國市場的H20晶片,要求H20晶片的對華出口需要持續獲得許可證,這意味著美國對華出口管制的進一步升級。4月15日週二,AI晶片霸主輝達(NVDA.US)在一份文件中表示,美國政府要求該公司未來向中國出口的H20晶片需要獲得許可證,這種許可證要求將是無限期有效的。因此,輝達為本季(2026財年第一季)的H20庫存和取消的銷
作者  TradingKey
4 月 16 日 週三
TradingKey - 在中美關稅戰爭執不下之際,川普政府盯上了輝達特供給中國市場的H20晶片,要求H20晶片的對華出口需要持續獲得許可證,這意味著美國對華出口管制的進一步升級。4月15日週二,AI晶片霸主輝達(NVDA.US)在一份文件中表示,美國政府要求該公司未來向中國出口的H20晶片需要獲得許可證,這種許可證要求將是無限期有效的。因此,輝達為本季(2026財年第一季)的H20庫存和取消的銷
placeholder
【港股收評】三大股指漲跌不一!消費股普漲,芯片股承壓4月15日,港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其中,恒生指數漲0.23%,國企指數漲0.21%,恒生科技指數跌0.67%。
作者  財華社
4 月 15 日 週二
4月15日,港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其中,恒生指數漲0.23%,國企指數漲0.21%,恒生科技指數跌0.67%。
placeholder
寧德時代是否值得北向資金的偏愛?全球最大的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300750.SZ)最近幾個季度深得北向資金的青睐。Wind的數據顯示,2024年第3季至2025年第1季,北向資金的淨持股量均為正增長,于2024年9月末,北向資金于寧德時代的持股量或佔11.44%,而到2025年3月31日已達到12.60%,佔流通A股的比例則由2024年9月末的12.92%進一步提高至2025年3月末的14.22%。
作者  財華社
4 月 15 日 週二
全球最大的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300750.SZ)最近幾個季度深得北向資金的青睐。Wind的數據顯示,2024年第3季至2025年第1季,北向資金的淨持股量均為正增長,于2024年9月末,北向資金于寧德時代的持股量或佔11.44%,而到2025年3月31日已達到12.60%,佔流通A股的比例則由2024年9月末的12.92%進一步提高至2025年3月末的14.22%。
placeholder
美國對藥品加徵關稅,一場注定自傷的博弈?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等關稅」節節敗退之下,其還威脅將對藥品徵收關稅。然而,4月14日,港股生物醫藥板塊表現十分亮眼。截至發稿前,生物醫藥板塊整體上漲5.65%,其中,再鼎醫藥(09688.HK)漲超10%,百濟神州(06160.HK)、君實生物(01877.HK)、康方生物(09926.HK)等均錄得不同程度上漲。
作者  財華社
4 月 14 日 週一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等關稅」節節敗退之下,其還威脅將對藥品徵收關稅。然而,4月14日,港股生物醫藥板塊表現十分亮眼。截至發稿前,生物醫藥板塊整體上漲5.65%,其中,再鼎醫藥(09688.HK)漲超10%,百濟神州(06160.HK)、君實生物(01877.HK)、康方生物(09926.HK)等均錄得不同程度上漲。
placeholder
無懼特朗普恐吓,港股半導體板塊四連漲半導體產業成特朗普關稅大棒下的「重災區」,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芯片消費市場,正面臨供應鏈成本飙升、技術封鎖加劇的雙重壓力。
作者  財華社
4 月 11 日 週五
半導體產業成特朗普關稅大棒下的「重災區」,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芯片消費市場,正面臨供應鏈成本飙升、技術封鎖加劇的雙重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