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後市展望,美債跌勢緩和,聚焦半導體產業鏈關稅

投資慧眼Insights -
美債恐慌緩解,花旗稱美債遭遇買家罷工(buyers’strike)
上周三(4月9日)美國政府在大規模對等關稅正式實施後,美國市場出現流動性危機,進而導致股、匯、債齊下跌。其中美債的拋售引發市場的重點關注,10年期美債殖利率全周上漲逾12%,逼近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之一。
不過,花旗通過分析聯准會託管帳戶中的外國官方持有量數據發現,在4月2日至9日間,外國官方持有的美國國債增加了30億美元,表明外國投資者或並未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
因此,花旗認為國債市場的下跌主要由於市場需求下降導致的「買家罷工」(buyers’strike),即指投資者因對市場前景或政策不確定性而拒絕購買某些資產的現象。
更重要的是,對等關稅實施不到24小時後,美國政府隨即宣佈為期90天的暫緩措施,期間稅率統一降至10%的基準關稅(中國除外)。與此同時,歐盟宣佈暫緩原計畫對美國的反制措施。其後聯准會向市場釋放在必要時進行干預的信號,美股市場受益於此率先止跌企穩。
筆者認為,就短期而言,考慮到國債殖利率的上升會增加未來利息支出,進而加劇市場對美國債務問題的擔憂。此外,美國和大部分國家的關稅談判結果有望陸續公佈,這將有助於緩解市場對美債市場的擔憂,並為美股進一步反彈提供助力。
中美就半導體等關鍵產業發佈新規,哪些股票將受益?
關稅的實施某程度上是為了推動關鍵產業的發展,如果理解這點,中美半導體的新規將是最大程度保護各自重點的科技企業。
上周五(4月11日)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發佈豁免對等關稅的產品清單,涵蓋智能手機、個人電腦、硬碟、電腦處理器、記憶卡等不在美國生產的電子產品。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是中國對美出口的第一和第二大品類的產品,美國73%的智能手機、78%的筆記本電腦都在中國生產。該政策對蘋果公司、戴爾和輝達集團等在中國生產產品的美國高科技巨頭有利。
另一方面,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關於半導體產品進口報關時的原產地以「晶圓流片工廠」所在地為準進行申報。英特爾、德州儀器、美光、ADI、Microchip、安森美、Skyworks、Qorvo等是IDM模式的廠商,都在美國有產能佈局,預計將受到關稅影響。但像輝達、AMD和高通等廠商也由臺積電代工的晶片廠商,受關稅影響預計有限。
總結而言,半導體產業的關稅減免將有助於緩和目前中美緊張的貿易局勢,短期對股市構成利好。不過,考慮到半導體作為科技發展的核心產業,從中長期來看或意味這貿易戰轉向更長期運行。美國總統川普稱,汽車、鋼鐵、藥品、晶片和其他特定材料將被納入特定關稅,將於週一公佈半導體關稅的細節。
本周關注焦點:
市場或進入相對平淡的一周,但關稅擾動下主要資產波動性或難以快速下降。投資者應聚焦中美兩大經濟體有關半導體產業鏈關稅的變動。此外,隨著美債拋售發酵,市場寄希望於從經濟數據中獲取有關經濟衰退、通脹上漲的線索。本周可重點關注美國3月紐約聯儲1年通脹預期、原油庫存、美國3月零售銷售、工業產出等數據出爐。
經濟學家預警通脹壓力:關稅影響或在夏季推動物價飆升。經濟學家表示,美國的關稅措施和由此引發的貿易戰將在夏季轉化為更高的消費者價格。穆迪首席經濟學家MarkZandi表示:我猜測,到5月,或者是6、7月,通脹統計數據看起來會非常難看。關稅是一種進口稅,由美國企業支付。
全球最大資管巨頭貝萊德CEO Larry Fink警告稱,消費者可能因應即將實施的關稅而提前囤貨,這掩蓋了潛在的經濟疲弱。90 天關稅暫停代表著更長時間、更高的不確定性,美國經濟非常接近衰退,甚至可能已經進入衰退狀態。
納斯達克100指數:短期關注18350點支撐,中期看16600點得失
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線圖:
圖片來源於:tradingview
日線圖顯示,納斯達克100指數上周兩度回探筆者提及的短期支持18350點後均收復企穩,暗示該水準存在較強支撐,持續企穩則預示後市有望進一步反彈挑戰上方2萬關口附近阻力。
不過,若反彈結束後再度跌破18350點,則將下行考驗中期多空分界線16600點,該水準將為納斯達克100指數中期趨勢提供重要參考。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