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劇烈波動時,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讓本金瞬間蒸發,甚至倒賠——這就是恐怖的「爆倉」。它不只讓你賠光所有資金,還可能讓你欠債!究竟爆倉是怎麼發生的?為什麼高槓桿操作特別危險?又該如何緊急煞車、避免慘賠?這篇一次解析,教你守住血汗錢!
爆倉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爆倉?
「爆倉」就是當你押錯方向,賠到連保證金都不夠時,被強制砍倉的慘況。直接來說,就是當市場走勢跟你對作,你的本金(淨值)跌到低於券商要求的最低保證金門檻時,系統就會自動强制把你的部位全部平倉,不給你翻本的機會,這個就叫「爆倉」。
爲什麽會爆倉?
你的交易方向跟市場反著走
賠到連保證金都補不齊(權益數低於維持保證金)
警惕這些容易爆倉的操作!
1. 槓桿開太大
高倍槓桿是爆倉最常見原因,槓桿操作就像一把雙面刃,雖然能放大獲利,但風險也會跟著變大。舉例來說,如果你用10萬元本金開10倍槓桿操作台指期,等於是在操作100萬元的部位。這時候只要行情往反方向走1%,你的本金就會虧掉10%;要是行情反向波動達到10%,很可能陷入保證金全部賠光,被追繳保證金call到懷疑人生,面臨強制平倉的困境。
很多投資朋友一開始都覺得自己能夠控制風險,但市場變化往往比想像中來得快。建議大家在操作時一定要謹慎評估,不要讓槓桿成為投資路上的絆腳石。
2. 拗單心態,不認賠
這也是散戶常見錯誤之一,抱著「再等一下就會反彈...」的心態,結果遇到行情跳空大跌,券商開盤直接市價砍倉,虧損遠超預期。
3. 沒算到隱藏成本
這種常見的操作有:當沖沒沖掉,例如忘記留倉要加收保證金,隔天跳空直接爆。或選擇權賣方,遇到波動率暴漲(如大選行情),保證金要求突然翻倍。
4. 流動性陷阱
玩冷門標的或夜盤時,容易遇到買賣價差大,停損單成交在離譜價格,例如想停損在100元,但市場只有90元有人接。
5. 黑天鵝事件
像是 2020年疫情、烏俄戰爭,遇到連續跌停的情況,可能連券商都無法平倉,保證金扣光還倒欠,面臨穿倉風險。
不同資產的爆倉風險
不同投資商品的爆倉風險差很大!剛進市場的新手也不用過於焦慮,不是所有投資都會讓你一夜歸零,選對資產和策略才能睡個好覺。
虛擬貨幣爆倉
由於市場振幅大,加密幣可以算是爆倉高風險區了。先前更有比特幣上下震幅15% 而造成全網多數投資人爆倉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當投資虛擬貨幣爆倉時,不只保證金賠光,連你買的幣也會一起消失不見。
外匯爆倉
外匯保證金交易就是用小錢玩大錢的遊戲!很多台灣人玩外匯喜歡開槓桿,因為這樣可以用比較少的保證金進場。但在談爆倉前,新手要先搞懂這些:
合約大小有三種
標準手:1手
迷你手:0.1手
微型手:0.01手 (最適合新手練習)
保證金怎麼算?
保證金 = (合約大小 × 手數) ÷ 槓桿倍數
例如:我們使用20倍槓桿下單 0.1手 A貨幣對(假設價值1萬美金)
➤ 所需保證金 = 10,000 ÷ 20 = 500美金
當你帳戶中的預付款比率降到平台所設的最低比率(通常為30%,須自行於各交易平台確認)時,券商就會強制平倉,俗稱「斷頭」。
例如:帳戶餘額500美金但虧損達到450美金,賬戶中只剩50美金。系統就會自動砍單,這就是爆倉。
股票爆倉
1. 現股交易「不會」爆倉
買現股(用100%自有資金)最安全,就算股價跌到零也只是賠光本金,不會倒欠券商。
2. 但「融資」和「當沖」就可能爆倉!
融資買股(跟券商借錢):維持率低於130%會收到「追繳令」,沒補錢就被斷頭(如用60萬本金融資買100萬股票,股價跌約20%就達追繳標準)
當沖失敗(沒沖掉變留倉):隔日若跳空跌停賣不掉,券商會直接砍倉,保證金不夠就爆。
給超級新手的建議:
1️⃣ 先從「現股」練功:用閒錢買股票,至少不會睡醒被斷頭
2️⃣ 避開「槓桿商品」:期貨、合約交易這些等老手再玩
3️⃣ 策略要穩:定期定額比All-in安全100倍
如果你還是想玩合約交易:
1️⃣ 從微型手開始練:下0.01手慢慢熟悉市場
2️⃣ 槓桿別開滿:新手建議10倍以下
3️⃣ 必設停損:千萬別跟市場硬拗!
想玩保證金交易又怕被割韭菜?這款2,400,000+用戶在用的交易平台你一定要知道!Mitrade
✔️ 權威監管:受國際權威機構監管,SIB牌照1612446;AFSL牌照398528,不用怕遇到詐騙平台!
✔️ 新手友善:
最低0.01手就能玩,小資族也OK
內建停損停利功能,不怕睡醒被斷頭
有「賠光不追討」保護機制
✔️ 操作超直覺:APP簡單好上手,買賣更順手
不管你是想小試身手的新手,還是資金有限的小資族,都很適合從這裡開始練習!還有100USD交易贈金可領~
對於想在台灣交易「美股等國際股票」以及各類「外匯貨幣對」賺取價差的投資者來説,在Mitrade只需透過正常的注冊注資流程,按照Mitrade的官方步驟提示完成操作,就可以正常進行美股、外匯等資產的保證金交易。步驟更高效,同時資金安全有保障。 |
*領50,000美金模擬幣,開啓模擬交易練習!
如何利用風險管理工具防止爆倉
風險管理工具就像交易保命符,協助你更有效地控制退場時機,設定停損停利,市場突然翻臉時才不會賠到哭,市面上有各種工具可以選,接下來就告訴你哪些功能最實用。
停損停利
「停損(SL),也叫止損,就是設定一個『自動砍單價』,當股價跌到你設定的價格時,系統會自動幫你賣掉,避免你越賠越多。相反的,停利(TP),也叫止盈,則是設定一個『自動獲利價』,漲到目標價就自動落袋為安。這兩個功能超重要,可以幫你控制風險,不會一次賠光光!
至於風險報酬比,簡單說就是『賺的要比賠的多才划算』。比例越低表示這筆交易越值得做,就像用1塊錢的風險去賺3塊,風險低賺得更穩。
風險報酬比=(入場價-停損價)/(停利價-入場價) |
如何決定停損停利的水平?
老手通常會看支撐壓力線、均線(MA)這些技術指標來設停損停利。如果你是剛入門的新手,可以用簡單直接地『百分比法』,比如買進價上下設5%,這樣就不用整天提心吊膽看盤,該停損就停損、該賺就賺,簡單明瞭!
【圖源:Mitrade】
負餘額保護
受監管下,負餘額保護機制是交易所必須給予各投資戶進行任何槓桿交易時的保護措施。簡單說就是你最多就是把帳戶裡的錢賠光,不會倒欠券商一屁股債。要是真的賠到見底,剩下的爛攤子券商會自己吞下去。不過有些經紀商為了避免高槓桿帶來的巨額損失,遇到大行情前會主動調降槓桿倍數。這個保護機制主要是罩新手用的,讓小白有犯錯的空間。
投資有賺有賠,投資人應於槓桿交易時更謹慎小心而避免造成帳戶歸零的損失。在做任何交易前應妥善知悉交易知識,並善用風險管理工具設定止損止盈範圍以更有利於長期的投資規劃。
爆倉與強制平倉有什麽差別?
爆倉以及強制平倉的基本概念一樣,許多投資人將他們視為同樣的情況。若將其分開討論,微小的差別在於強制平倉通常只會虧損至一定比率,依各交易所設定的預付款比率下而有些微差距。而爆倉是指,當市場價格呈現跳空而導致平台無法及時反應造成保證金歸零,更可能需要借款。因此爆倉可以等於是強制平倉,但強制平倉不完全等於爆倉,但現今投資人將兩者視為同等的情況。
平倉與爆倉有什麽差別?
平倉是投資人依據止損或止盈的價格自行選擇了結倉位,而爆倉是因市場劇烈變動造成投資人保證金不足而導致被交易所強制了結倉位。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