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港交所迎來多家企業遞表,其中既有賽力斯(601127.SH)、晶澳科技(002459.SZ)這樣的A股龍頭企業,也有湖南鳴鳴很忙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鳴鳴很忙」)這樣名聲很大的非上市企業。
據悉,這是鳴鳴很忙第一次遞表,由高盛和華泰國際擔任此次IPO的聯席保薦人。
主打量販模式,建立獨特優勢
鳴鳴很忙是國内領先的食品飲料零售商,擁有「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兩個品牌。其中「零食很忙」由晏周于2017年3月在湖南長沙創立,「趙一鳴零食」由趙定于2019年1月在江西宜春創立。2023年11月,「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完成合並,組成鳴鳴很忙集團。
值得一提的是,和傳統休閑食品飲料零售模式不同,鳴鳴很忙引領了量販模式,通過創新產品開發、打造逛店體驗、供應鏈重構,建立了自己的優勢。
例如,鳴鳴很忙從用戶需求出發的產品開發理念和高效選品機制,令公司形成了品類豐富、高頻上新的產品組合,其單店SKU數量一般不少于1800款,遠超同等規模商超中休閑食品飲料產品平均SKU數量。
鳴鳴很忙還以廣大消費者需求為原點,對產品進行定制化開發。截至2024年末,鳴鳴很忙的產品SKU中約25%為與廠商合作定制。
此外,鳴鳴很忙廣泛覆蓋下沉市場。截至2024年末,鳴鳴很忙擁有由14394家門店構成的網絡,其中有約58%位于縣城及鄉鎮。截至2024年末,鳴鳴很忙的門店網絡已覆蓋1224個縣,在中國所有縣城中覆蓋率達到約66%。
通過量販模式,鳴鳴很忙解決了一些行業痛點,也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優勢,這也是公司取得成績的基礎。
招股書顯示,2024年,鳴鳴很忙錄得GMV人民幣555億元,全年交易單數超過16億。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4年休閑食品飲料GMV計,鳴鳴很忙是中國最大的連鎖零售商;按2024年食品飲料GMV計,鳴鳴很忙則是中國第四大連鎖零售商,並保持高速增長。
業績增勢迅猛,銷售商品是核心收入來源
鳴鳴很忙的收入有兩部分,包括向加盟商銷售商品和加盟服務費。
業績方面,2022年至2024年,鳴鳴很忙實現營收42.86億元(人民幣,下同)、102.95億、393.44億元,增長迅速。
分業務來看,向加盟店銷售商品是核心收入來源,2022年至2024年,這部分收入佔營收的比重分别為99.0%、99.1%、98.8%。
利潤端,2022年至2024年,鳴鳴很忙的毛利分别為3.19億元、7.72億元、29.99億元;年内利潤分别為0.72億元、2.18億元、8.29億元。而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2022年至2024年,鳴鳴很忙的經調整淨利潤分别為0.81億元、2.35億元和9.13億元,同樣增勢迅猛。
這些點也值得關注
除了業績增長亮眼之外,鳴鳴很忙還有一些地方值得關注。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鳴鳴很忙的毛利率分别為7.5%、7.5%、7.6%,經調整淨利潤率分别為1.9%、2.3%、2.3%。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鳴鳴很忙主打一個薄利多銷,主要靠「卷」規模來實現業績的提升,如果後續加盟店擴張的速度放緩,或對業績造成影響。
鳴鳴很忙亦在招股書中稱,由于市場狀況不斷變化,公司新店開業的速度可能會不時波動。公司的增長率可能因多種因素而下降,其中部分因素非公司所能控制,其中包括消費者流行飲食偏好及觀念、競爭日益激烈、出現替代型商業模式以及總體經濟及監管狀況改變。
另外,鳴鳴很忙的經營規模及業務模式要求公司有效管理大量存貨。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鳴鳴很忙的存貨為2.0億元、6.32億元、16.74億元。
不難發現,鳴鳴很忙的存貨增長很快,如果未能有效管理這些存貨,公司可能面臨更高的存貨滞銷、存貨價值下跌及大量存貨減值等風險。
在上述這些點之外,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末,鳴鳴很忙的商譽分别為零、22.50億元、22.50億元。鳴鳴很忙于2023年錄得商譽22.50億元,主要系趙一鳴收購事項所致。同樣的,高企的商譽也是值得投資者關注的。
招股書還顯示,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鳴鳴很忙分别支付股息零元、1.94億元、0.32億元。
另外,于2025年3月29日,根據股東決議,鳴鳴很忙向股東宣派股息3億元,並于2025年4月支付。
而從股權結構來看,截至2025年4月21日,晏周在鳴鳴很忙已發行股份中直接擁有25.75%權益,亦通過六個持股平台(即長沙迅忙、長沙簡忙、長沙零忙、長沙眾忙、長沙食在忙及宜春一口鳥)能夠控制行使鳴鳴很忙已發行股份中4.10%、0.78%、0.54%、4.34%、0.96%及3.44%的投票權。
此外,截至2025年4月21日,趙定通過宜春鳥窩控制行使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的22.69%投票權。
因此,近些年的現金分紅,有相當一部分流入了兩位品牌創始人的手中。
結語
綜合來看,鳴鳴很忙旗下品牌覆蓋面很廣,具有比較高的知名度,公司近些年的發展十分迅速,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業績表現,不過公司的存貨、商譽等潛在的風險點也值得投資者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