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迎駕貢酒(603198.SH)放量大跌8.98%,股價創近兩年多的新低,目前公司收報44.41元/股,市值為355.3億元。
近日,在業績披露季的尾聲,迎駕貢酒姗姗來遲,發佈了其2024年報以及2025年一季報,這位曾經白酒業的好學生、號稱徽酒「老二」的成績單,整體表現並不樂觀。
數據顯示,2024年,迎駕貢酒營收73.4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小幅增長8.46%,實現歸母淨利潤25.89億元,同比增長13.45%。
咋一看業績還行,但如果和前些年業績增速相比,則肉眼可見的放緩。2021年至2023年,迎駕貢酒連續三年實現營收高增長,且淨利潤增速均維持在20%以上。此外,本次業績也低于迎駕貢酒《2024年度財務預算方案》中提出的目標。
對此,有分析師認為,公司旗下洞藏系列為代表的中高檔白酒收入放緩,或是根本原因。2024年迎駕貢酒旗下中高檔白酒(洞藏、金星、銀星等系列)實現營收57.13億元,同比增長僅為13.76%,相比前些年增速明顯放緩。
業績公佈之餘,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元(含稅),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12億元(含稅)。
與此同時,迎駕貢酒還發佈了今年一季報業績,公司Q1營收20.47億元,同比下滑12.35%,Q1歸母淨利潤8.29億元,同比下滑9.54%,營收、淨利潤雙雙「開倒車」。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迎駕貢酒合同負債餘額為5.78億元,同比大幅下滑,截至今年3月末,公司合同負債餘額進一步下滑至約4.57億元。合同負債通常預示著企業未來營收的增長潛力,這一數據的持續下滑著實令不少投資者感到擔憂。
業内人士表示,迎駕貢酒的最新業績或許反映出白酒業擠壓式競爭趨于激烈,行業分化加劇,在當前宏觀環境下,中高檔白酒消費需求偏弱,消費力進一步向優勢品牌、頭部品牌集中,迎駕貢酒旗下中高檔白酒增長或面臨較大的挑戰。
山西證券研報亦指出,白酒在我國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中,居于主導地位。但隨著消費者偏好的變化以及國家提倡適度飲酒、健康飲酒,啤酒、葡萄酒、保健酒和果酒等低度酒的市場需求可能相應增加,白酒的消費量將有可能下降。消費升級,低端消費群體在縮小,中檔、中高檔酒逐漸成為市場主流,品牌集中度、產品集中度越來越高,將加大公司進一步拓展市場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