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三四年前,騰訊音樂(01698.HK)就和喜馬拉雅傳出了收購「绯聞」。據悉,彼時雙方探討了合作的可能性,但管理權分配等核心問題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此後,騰訊音樂和喜馬拉雅之間時不時就傳出收購相關的消息。而在日前,又有媒體報道稱,騰訊音樂和喜馬拉雅就收購事項進行了磋商,但交易價格較之前大幅下降。
不過,對于此事,騰訊音樂表示,類似的消息早就有傳播;喜馬拉雅則回應稱,不知曉「出售」一事。
值得一提的是,喜馬拉雅是音頻領域的頭部企業,為何屢屢傳出「賣身」消息?
這主要是因為喜馬拉雅自身正面臨困局,這或許也是傳聞中說交易價格較之前大幅下降的原因所在。
最近幾年,喜馬拉雅頻繁傳出戰略搖擺不定、人事變動、裁員、上市未遂等問題。
另外,在業績方面,根據此前披露的招股書,2021-2023年期間,喜馬拉雅分别實現營收58.57(人民幣,下同)億元、60.61億元、61.63億元;調整後淨利潤分别為-7.18億元、-2.96億元及2.24億元。
總的來看,雖然調整後淨利潤在2023年實現了盈利,但營收增速在放緩。
更關鍵的是,喜馬拉雅還有著音頻行業局限性的問題。
一方面,短視頻的出現給知識付費在内的音頻行業帶來了明顯衝擊;另一方面,音頻的場景有限,購買版權的成本又高,在用戶規模增長緩慢、付費能力也有限的情況下,成本更難被攤銷,進而影響到業績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