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昔日半導體巨頭英特爾(INTC.US)2025年第一季財報超出市場預期,但第二季財測不佳引發盤後股價跌5%。在擔憂業務復甦和關稅衝擊之外,英特爾自主研發晶片的計劃也許是更值得關注的訊息。
4月24日週四,英特爾公佈了2025年Q1業績,營收126.7億美元,高於預期的123億美元;每股盈餘13美分,預期1美分。
第一季的營收增長主要源於客戶在美國關稅生效前集中採買。英特爾警告稱,當前宏觀環境高度不確定,預計第二季營收為112億至124億美元,不及市場預期的129億美元。
這是陳立武(Lip-Bu Tan)接替Pat Gelsinger的CEO職位後的第一份財報,投資人將英特爾的業績復甦寄希望於這位半導體資深人士身上。
英特爾宣佈,他們將削減運營和資本支出,2025年總資本開支從200億美元下調至180億美元。此前有媒體透露,英特爾將裁員20%左右。
陳立武首次透露了重振英特爾創新文化的全面計劃,包括員工每週返回辦公室工作4天、減少會議和不必要的行政工作。
陳立武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他將仔細研究英特爾現有的產品,使其適應AI市場的新興趨勢,如機器人和AI代理等。
路透社指出,英特爾在過去十年中最大的失誤之一就是未能挑戰輝達在AI市場的地位,陳立武現在想要改變這一現狀。
這位CEO表示,他們將效仿輝達的做法,即不僅銷售晶片,還囊括整個資料中心。
陳立武提醒道,這一工作極具挑戰,這還不是一個快速解決的辦法。
Technalysis Research分析師表示,如果英特爾能夠構建適當的軟體支援來部署這些新的AI晶片,那這就是英特爾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