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視於北京時間 2025 年 4 月 18 日晚上的 A 股盤後發佈了 2024 年年報和第四季度財報(截止 2025 年 3 月),要點如下:
一、整體業績:持續低迷。$海康威視(002415.SZ)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 185 億元,同比增長 4%。在國內主業低迷的情況下,收入增長主要來自於創新業務的帶動;2025 年第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 20 億元,同比增長 6.4%。雖然公司已經開始控費的操作,但利潤端的回升仍主要受下游需求的影響,當前仍舊低迷。
二、各業務進展情況:國內業務未見好轉。2024 年下半年國內三大事業羣都出現了下滑。其中境內公共服務事業羣(PBG)出現兩位數回落,是各業務中表現最 “差” 的一項;而大中型企業羣(EBG)和中小企業事業羣(SMBG)也都有不同幅度的下滑。創新業務仍維持着兩位數的增長,是公司主要增長點;
三、軟硬一體化:軟件波動大,硬件更穩健。從只賣監控的硬件廠商轉型到具有軟件賦能的安防龍頭以來,公司一直保持着軟硬一體化的經營模式。海豚君通過測算 2024 年下半年公司軟件業務在收入佔比回落至 20% 附近。相比於軟件業務的下滑,硬件業務雖然增速回落,但仍保持着增長。
海康威視整體觀點:業績低迷,仍未見起色。
海康威視一季度營收端小幅增長,毛利率同比繼續下滑。公司本季度的增長,主要是由創新業務增長的帶動,彌補了國內主業的下滑,最終實現個位數增長的表現。
結合公司年報數據來看,雖然創新業務和海外業務均有增長,但兩者的增速也都開始下滑。此外,公司低迷的國內主業也並沒看到好轉的跡象。受政府財政等因素影響,PBG 業務繼續下滑,下半年的數據已經是近 5 年的新低;EBG 和 SMBG 業務都再次出現下滑,企業端的需求也並沒有持續向好的表現。受需求疲軟的影響,公司也主動降低了供應鏈中的庫存水位。
公司逐年增長的研發人員數目,在 2024 年出現了回落,這也表明公司已經開始對費用端進行了控制。在業績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通過控費的操作能提升短期業績,但這並不是公司長期健康發展的方式。業務和收入的增長提速,更能帶來 “盼頭”。
在目前的情況下,公司也期望通過 AI 賦能來進行改變。基於 “觀瀾” 大模型,公司推出了相應的產品,並打算將自研大模型和智能計算硬件平臺相結合,但這尚未對公司當前的經營面產生影響。
受經濟預期及部分下游行業影響,市場已經降低了對公司的預期,公司股價也持續在區間內震盪。對於公司,當前市場的主要關注點在於經營面的好轉和 AI 大模型賦能。如果公司能在這兩方面出現新的變化,有望給市場再次注入信心。否則,公司仍將在底部繼續徘徊。
以下是海豚君對海康威視財報的具體分析:
一、核心數據:持續低迷
1.1 營收情況
海康威視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 185 億元,同比上升 4%。公司本季度的營收增長,主要得益於創新業務和海外業務增長的帶動,而國內業務仍然低迷。
1.2 毛利率情況
海康威視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實現毛利 83 億元,同比增長 2.1%。毛利增速低於收入端,主要是受毛利率回落的影響。
海康威視本季度毛利率爲 44.9%,同比下降 0.9pct。本季度公司毛利率的同比回落,主要是受國內主業下滑和軟件業務佔比回落的影響。
1.3 核心費用情況
海康威視的核心費用情況主要有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海康威視 2025 年第一季度三項核心費用合計 59.3 億元,同比增長 1.9%。三項核心費用率維持在 32%,同比下滑 0.6pct。
1)銷售費用:本季度公司銷售費用 26.01 億元,同比增長 5.6%。本季度銷售費用率 14%,同比上升 0.2pct。銷售費用的變化,和營收端的情況相對接近。
2)管理費用:本季度公司管理費用 6.52 億元,同比下降 4.1%,公司着手對人員成本進行管控。本季度管理費用率 3.5%,同比下降 0.3pct;
3)研發費用:本季度公司研發費用 26.7 億元,同比基本持平。本季度研發費用率 14.4%,同比下降 0.6pct,公司對研發費用也進行控制,近兩個季度都未見同比增長。
至 2024 年末,公司研發人員數量爲 2.83w 人,比 2023 年減少了 200 多人,是近些年來首次減少。雖然研發人員的年平均工資提升至 41.96 萬元,其中也包含了一部分的補償費用。
在經營面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公司已經開始對管理和研發部門的費用支出進行控制。
1.4 歸母淨利情況
海康威視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 20.4 億元,同比增長 6.4%。其中公司本季度公司淨利率也僅有 12%,仍舊在歷史低位。
公司經營面主要受國內需求疲軟的影響,PBG、EBG 和 SMBG 三個部門均有回落的跡象,直接導致了公司營收端的低迷和毛利率的回落,最終影響了利潤端的表現。
二、各業務進展情況:國內業務未見好轉
從 2021 年開始,海康不再具體披露 “前端產品”、“後端產品” 和 “中心控制產品” 等細分情況,而直接將這些歸入了公司的 “主業產品和其他產品” 項目。並在財報中,着重的披露了各創新業務的進展情況,公司的發展重心也在往創新業務上遷移。
1)主業產品及其他產品業務仍是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在 2024 年下半年貢獻了 76% 的收入。受國內主業低迷的影響,主業在整體佔比呈現下降的趨勢,但仍是最大的佔比;
2)創新業務的佔比繼續提升,2024 年下半年公司創新業務的份額維持在 24%,同比提升了 4pct。其中,汽車業務和熱成像業務是增長的主要來源。
2.1.主業產品及服務
海康威視的主業產品及服務業務在 2024 年下半年實現營收 391.3 億元,同比下滑 5.5%。受國內主業低迷的影響,再次陷入下滑。
在境內的主業產品業務中,2024 年下半年三大事業羣表現都有不同幅度的下滑。①境內公共服務事業羣(PBG)同比下滑 14.4%,下滑幅度是各業務中最大的,受政府財政等因素影響較大;②大企業的境內企事業事業羣(EBG)同比下滑 6.3%;③境內中小企業事業羣(SMBG)同比下滑 10.8%,主要由於下游需求疲軟及資金面緊張等情況,公司主動降低了供應鏈中的庫存水位。
在境外的主業產品業務中,2024 年下半年實現了 145.5 億元,同比增長 3.4%。雖然境外主業增速也出現了較明顯的回落,但仍好於國內的下滑表現。
2.2 創新業務
海康威視的創新業務在 2024 年下半年實現營收 121.56 億元,同比增長 17.3%。雖然創新業務佔比僅爲 1/4,但是公司目前最主要的增長點。在 2024 年下半年,汽車業務和汽熱成像業務增速都達到了 30%+。
公司本次創新業務在境內外均有不錯的增長,細分來看:
①在境內的創新業務中,海康威視 2024 年下半年實現營收 89.9 億元,同比增長 19.3%。從營收體量看,創新業務目前主要集中在境內業務爲主。
②在境外的創新業務中,海康威視 2024 年下半年實現營收 31.7 億元,同比增長 11.8%。
三、軟硬一體化:軟件波動大,硬件更穩健
海康威視依託攝像頭等硬件載體出貨,並對客戶進行後續軟件服務的跟進,從而實現公司 “軟硬一體化” 的業務框架。從本次公佈的財報來看,海康威視的軟硬兩方面分別表現如何?
3.1 軟件端
雖然海康威視在年報中對產品類別進行分項披露,然而其中並沒有單獨披露公司軟件的收入情況。由於公司的軟件產品可以享受增值稅退稅返還政策,從公司年報中可以看到有增值稅超稅負返還項目,可以通過增值稅退稅額倒算出軟件收入。
“軟件產品收入=增值稅退稅額/退稅比例”
(注:“退稅比例=增值稅計繳比例 - 增值稅實際繳納比例”)
海豚君通過估算 2024 年下半年海康威視的軟件端業務收入爲 103.8 億元,同比下滑 7.6%。海康威視軟件附加值,在公司總收入的比重繼續下滑至 20% 附近。
3.2 硬件端
在測算出軟件附加值後,通過公司年度總收入,可以得到海康威視的硬件端收入。2024 年下半年海康威視的硬件端業務收入爲 409 億元,同比增長 0.9%。
對比海康威視軟硬件收入增速後發現,公司的硬件業務和軟件業務增速在下半年都有所回落。相對來看,硬件端基本上一直維持增長的態勢,而軟件端卻出現了較明顯的下滑。整體來看,硬件業務(監控設備等產品)的抗風險更好,而軟件業務受經濟面影響較大。
海豚君關於海康威視的相關文章:
深度
2021 年 12 月 22 日《海康威視(下):抄張坤的作業,會被割韭菜嗎?》
2021 年 12 月 14 日《海康威視(上):逆勢加倉 “安防茅”,張坤在押注什麼?》
財報季
2024 年 10 月 28 日財報點評《海康威視:提質增效,裁員也是把利器》
2024 年 8 月 17 日財報點評《海康威視:政企都過緊日子,安防茅沒有 “設備換新”》
2024 年 4 月 20 日財報點評《海康威視:“安防茅”,能搭上 AI 快車道嗎?》
2023 年 10 月 20 日財報點評《海康威視:“安防茅” 翻身又落空了》
2023 年 8 月 18 日財報點評《海康威視:安防一哥,何時能等來新基建投資?》
2023 年 4 月 15 日財報點評《海康威視:不裁員的 “香餑餑”,怎麼扛得住下滑?》
2022 年 10 月 28 日財報點評《海康威視全線崩坍,新基建投資輪不到安防一哥?》
2022 年 8 月 14 日電話會《疫情影響是短期,經濟放緩纔是主謀(海康威視 22Q2 電話會)》
2022 年 8 月 13 日財報點評《又來白馬暴雷,海康這次能苦盡甘來嗎?》
2022 年 4 月 21 日電話會《海康威視的 2022 年展望,管理層怎麼看?(電話會紀要)》
2022 年 4 月 16 日財報點評《海康威視:通脹加疫情,施壓 “安防茅”》
本文的風險披露與聲明:海豚投研免責聲明及一般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