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在美國總統川普「去監管化」的大背景下,華爾街大型銀行股2025年第一季似乎還未啟動大行情。不過,受惠於利率高企和川普政策不確定性刺激股票交易,美國六大銀行Q1財報超出預期,但未來前景依然謹慎。
跟以往一樣,美國幾家大型銀行率先公佈最新一季的財報,並拉開了2025年第一季「財報季」的序幕。
在銀行股財報公佈前,摩根大通曾警告市場波動下投行業務面臨壓力,貸款疲軟,並下調了銀行業2025年的營收預期中值;瑞銀分析師也給市場打預防針,業績可能只反映過去,未來前景將受到質疑。
不過,不少分析師對大型銀行的股票業務表示看好。正如Evercore ISI分析師所言,第一季可能沒有太多能讓人興奮的地方,唯一能使收益超預期的可能是強勁的交易業務。
美國六大銀行交出的成績單實際也是如此。在淨利息收入穩健和股票交易收入飆高的情況下,摩根大通(JPM.US)、摩根士丹利(MS.US)、高盛(GS.US)、美國銀行(BAC.US)和花旗花旗(C.US)的營收和利潤均超LSEG匯集的市場預期,唯富國銀行(WFC.US)的營收略低於市場預期。
實際收入 vs. 預期收入 | 實際EPS vs. 預期EPS | |
摩根大通(JPM.US) | $46.01B vs. $44.11B | $5.07 vs. / |
摩根士丹利(MS.US) | $15.14B vs. $14.41B | $2.02. vs. $1.66 |
富國銀行(WFC.US) | $20.15B vs. $20.75B | $1.33. vs. $1.24 |
高盛(GS.US) | $15.06B vs. $14.81B | $14.12. vs. $12.35 |
美國銀行(BAC.US) | $27.51B vs. $26.99B | $0.90. vs. $0.82 |
花旗(C.US) | $21.60B vs. $21.29B | $1.96. vs. $1.85 |
【來源:CNBC,LSEG,TradingKey整理】
回過頭看,推動大型銀行第一季實現超預期營收的這些業務與川普政策存在密切關係。儘管該季財報亮眼,但這些公司的高層也紛紛發出警告,川普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依然給未來業務帶來風險。
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第一季的交易收入增長21%,股票交易額飆升48%,達到38億美元的曆史新高。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股票交易業務也創下記錄,分別年增27%和4.1%;花旗和美國銀行的股票交易業務分別增長23%和17%。
美國六大銀行第一季的股票交易業務年增33%,累計達到163億美元,超過2020年新冠疫情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交易水平。
高盛指出,投資人在3月對不同類型的貿易政策進行了局部,這使得股票交易業務表現良好,客戶非常活躍。
有分析師表示,只要這種波動持續下去,而且沒有理由相信其很快停止,股票部門就會保持繁忙。
儘管聯準會的政策已邁入降息週期——2024年9月迄今已降息三次,但鑒於川普關稅等政策增加通膨反彈風險,聯準會進一步降息變得更具挑戰,美國當前的基準利率依然處於相對高位。
由於政策利率依然高企,調降貸款成本比降低存款成本更具韌性(存款利率更快下降),以貸款等傳統業務為主的美國銀行便受惠於此。美國銀行的淨利息收入(NII)增長3%,至144億美元。摩根大通的NII年增1%,至234億美元。
在川普關稅政策發佈前,美銀便預測,2025年NII增速將達到6%至7%,並創下曆史新高。
雖有經濟增速變緩的擔憂,第一季消費活動似乎並未受到太大打擊。美國銀行指出,信用卡和借記卡支出年增4%,表明消費者表現出韌性,他們繼續消費並保持健康的信用質量。
不過結合近期的強勁的零售銷售數據和消費者信心指數數據等,消費者活動的這種樂觀景象可能是他們「搶跑關稅」的購買行為,實際上他們的財務狀況和消費信心已惡化。
雖然Q1業績給力,但華爾街機構的高層對未來增長的擔憂與日俱增,尤其是投行業務。
高盛表示,動蕩的背景導致今年的投資銀行業務活動比預期更加低迷。他們的客戶,包括企業CEO和機構投資人都對近期和長期的巨大不確定性感到擔憂,這限製了他們做出重要決策的能力。
富國銀行CEO預計,美國貿易政策肯定存在風險,預計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將持續,他們已經為2025年經濟環境放緩做好準備。
摩根大通表示,經濟正在面臨相當大的動蕩,稅收改革和放鬆管製可能會帶來積極影響,但關稅和貿易戰、持續頑固的通膨、高額財政赤字和相當高的資產價格和波動性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市場原本預期,美國銀行業將成為川普2.0政府的主要受惠者,因為川普偏好寬鬆的金融管製。
但到目前為止,川普政策重心明顯偏向關稅,尚未推出實質性的放鬆監管政策。若說有,那便是在3月中旬川普宣佈提名聯準會理事鮑曼(Michelle Bowman)擔任聯準會監管副主席。
鮑曼的監管理念與川普政府相近,她並不認同《巴塞爾協議III》提出的提高資本要求等監管建議。高盛CEO David Solomon表示,整個銀行業都會為鮑曼的任命感到興奮。
在第一季,金融行業ETF-SPDR(XLF)上漲了3.44%,勝過標普500指數的-4.59%,不及能源指數ETF-SPDR(XLE)的9.95%和醫療保健指數ETF-SPDR(XLV)。
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美國銀行、花旗和富國銀行在第一季的股價漲跌幅分別為2.86%、-6.58%、-4.12、-4.45%、1.55%和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