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風險不減,美股回落,三大美股指止步兩連陽;波音跌超 2%,領跌道指;績優的美銀和花旗分別漲超 3%和近 2%。中概指數回落 0.5%,京東跌近 2%,阿里跌超 1%。歐洲汽車板塊漲超 2%,業績遜色的LVMH 跌近 8%。英偉達盤後一度跌超 6%。
媒體稱歐美貿易談判陷僵局後,美債收益率刷新日低、美債價格連日反彈,美元指數加速反彈、終結五連跌。
離岸人民幣一度跌超 200 點、逼近 7.33。比特幣盤中漲破 8.6 萬關口後回落超 2000 美元。
原油結束兩連漲,一度跌 1%。黃金反彈,逼近盤中紀錄高位。紐銅止步四連漲,一度跌近 2%。
亞洲時段,A 股全天縮量盤整,滬指尾盤翻紅,大消費活躍,恆科指收跌 0.7%,半導體低迷,國債期貨多收跌。
據 SEC 公告,Nvidia 收到美國政府的通知,稱其需要獲得特殊許可才能將其 H20 芯片或相關硬件運往中國,並且將無限期地需要此類許可。
根據 Nvidia 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8-K 表格,由於這一原因,Nvidia 預計將在即將到來的季度財務業績中計提 55 億美元的費用。
Nvidia 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
儘管 Nvidia 更先進的人工智能 GPU 已被禁止出口到中國,但 H20 芯片是專門爲遵守出口限制而設計的。
H20 是英偉達目前仍獲准向中國出口的最先進芯片。然而,行業觀察人士和中國科技公司此前預計 H20 將被列入其他禁用硬件名單。上週,有報道稱,特朗普政府暫停了對華出口英偉達 H20 GPU 的禁令。
據瞭解,在美國可能禁止在中國銷售人工智能芯片之前,阿里巴巴 (BABA )、騰訊 (TCEHY ) 和字節跳動 (Bytedance ) 在 2025 年前三個月向 Nvidia 的 H20 服務器芯片下了至少160 億美元的訂單。
海關數據顯示,3 月份蘋果公司的主要印度供應商富士康和塔塔公司向美國運送了價值近 20 億美元的 iPhone 手機,創下歷史新高,蘋果公司空運這些手機以避開特朗普總統即將實施的關稅。由於擔心特朗普的關稅會推高成本,這家智能手機制造商加大了在印度的生產力度,並承包了貨運航班將 600 噸 iPhone 運往美國,以確保其最大的市場之一有足夠的庫存。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週二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持開放態度。“球在中國手中” 萊維特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想要我們所擁有的…美國消費者。”
白宮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行政令,對美國依賴進口的已加工關鍵礦物展開風險相關調查。
中國週三將公佈 2025 年一季度 GDP 及 3 月工業增加值、投資和消費數據。路透綜合 42 家機構預估中值顯示,得益於政策落地推動供需兩端改善,中國一季度經濟增長有望順利實現 “開門紅”,當季國內生產總值 (GDP) 同比料增長 5.1%,環比預計增長 1.4%。但關稅戰衝擊下二季度將面臨考驗。此外,中國 3 月工業生產景氣總體平穩,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料增長 5.8%;以舊換新加速等將推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升至 4.2%;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則料持平於 1-2 月的 4.1%。
這一強硬表態正是對特朗普宣稱各國 “渴望達成協議” 的直接反駁。然而在美國關稅威脅下,日本經濟正直面陰霾,以汽車爲主的日本對美出口市場直面挑戰。另外日元匯率已有所上行,有分析稱日本央行可能考慮暫停加息。本週四,美日兩國將在華盛頓展開貿易談判。
聚焦下週美日財長會晤,日本以加息換關稅讓步,甚至是 “迷你海湖莊園協議”?美日財長下週會談可能成爲日元匯率轉折點。花旗認爲,美元兌日元匯率若持續在 140 以上,日本央行可能在美國壓力下加速收緊貨幣政策。考慮到美國目前通脹及利率水平,達成 “迷你海湖莊園協議” 時機尚不成熟,更現實的解決方案是日本政府延長其美國國債的持有期限,爲美國利率下降做出貢獻。
真是難得,日本 “最強硬警告” 美國。4 月 14 日,石破茂在議會批評特朗普關稅政策:“可能會擾亂全球經濟秩序”,並明確表態 “不打算做出重大讓步,也不會急於達成協議”。
報道稱歐美貿易談判陷入僵局,歐元、美股、原油走低,歐美主權債回升。據媒體報道,歐盟預計美國不會撤銷針對歐盟的大部分關稅,雙方目前談判幾乎沒有取得進展。
加拿大聯邦財政部官網發佈聲明,將免除部分針對美國進口汽車的反制措施,以幫助加拿大國內汽車製造商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於持續深化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加快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據新華社,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中方強調堅持對越友好政策,始終把越南視爲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越方重申始終把對華關係視爲越南獨立自主、全方位、多樣化對外政策的一貫主張、客觀要求和頭等優先。這是雙方的戰略選擇。
受能源產品價格回落推動,美國 3 月進口物價意外下降,這是表明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全面關稅政策生效前通脹在緩解的最新跡象。勞工統計局稱,3 月進口物價環比下降 0.1%,爲 9 月以來首見,同比爲上漲 0.9%。從中國進口的價格在 2 月環比下降 0.1% 之後,3 月下降 0.2%,同比下降 0.9%。進口物價數據鞏固了經濟學家的預期,即剔除食品和能源的個人消費支出 (PCE) 物價指數在 2 月環比上升 0.4% 後,3 月將微升 0.1%。
高盛最新預測:今年美國逼近 0 增長,通脹大幅走高,對美元非常悲觀。高盛預計,即使沒有額外關稅,美國有效關稅稅率仍將提高約 15 個百分點,這將導致 2025 年美國 GDP 增速急劇下降至 0.5%,未來 12 個月經濟陷入全面衰退概率高達 45%。在關稅基準情景下,核心 PCE 未來六個月將加速至 3.5% 左右。如果增長比預期稍好,且通脹的擔憂仍存在,美聯儲今年可能不會降息。
面對特朗普 “作妖”,安全的資產太少。摩根士丹利警告,美國通過降息和減稅來抵消貿易負面影響的 “總體規劃” 可能行不通。考慮到全球安全資產供應處於數十年低點的大背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滯後效應恐無法及時抵消貿易戰的即時衝擊。
德國經濟研究機構 ZEW 稱,受美國關稅引發的不確定性影響,4 月經濟景氣指數從 3 月的 51.6 驟降至負 14.0,創 2022 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最大跌幅。路透調查的分析師此前預計該指數爲 9.5。
美銀 Q1 淨利潤同比增長 11%,淨利息和股票交易收入雙雙超預期。美銀一季度淨利息收入同比增長 3% 至 145.6 億美元,股票交易收入同比大增 17% 至 22 億美元,雙雙超過預期。但受到行業普遍放緩的影響,投行業務費用收入同比下降了 3% 至 15 億美元,不及預期。美銀的貸款損失準備金爲 15 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 15.8 億美元,有助於緩解投資者對於經濟衰退的擔憂。
花旗集團 Q1 營收同比增長 3%,淨利潤增長 21%,五大業務線全面增長。花旗 Q1 收入達 216 億美元。市場業務收入增長 12% 達到 60 億美元,其中固定收益市場增長 8%,股票市場收入大漲 23%。花旗股價盤中漲超 4%,收漲 1.8%。
強生 Q1 業績超預期,上調全年營收預期,癌症藥物提振業績。儘管製藥行業有面臨關稅的可能性,強生公司仍維持其盈利預期,且 Q1 整體業績表現超預期。強生首席財務官表示,此次關稅調查對強生可能反而是利好,因爲調查結果可能表明,進口到美國的大多數藥品都是廉價的仿製藥,而強生賣的是高端創新藥,比如抗癌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