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對全世界築起了高關稅壁壘,逆潮流而動,太平洋另一岸的中國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維護多邊主義。
4月14日,中國與越南達成一系列務實合作成果,雙方簽署45份涵蓋互聯互通、人工智能、農產品貿易、海關檢驗檢疫、民生、文化體育、人力資源開發及媒體等領域的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雙邊關系。
越通社對此報道稱,這些合作「展現了此次訪問成果的豐富性和全面性」。
作為好鄰居和好夥伴,中越經貿關系持續深化。商務部數據顯示,自2016年起,越南穩居中國在東盟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雙邊貿易額連續四年突破2000億美元,2024年更達2606.5億美元,同比增長13.5%。
同時,越南是中國在海外重要的投資目的地,2024年中國企業對越南直接投資超過25億美元,保持較快增長。
越南經濟院副院長黎春創表示:「推動越中互利共赢的經貿和投資合作,不僅有利於各自國家發展,也有助於維護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為地區經濟增長注入動力。」
新加坡亞洲新聞台指出,通過與周邊國家深化供應鏈合作,中國正構建更加開放包容的區域經濟格局。特别是在東南亞地區,中國企業的產業佈局已形成深度互利的合作關系。當前,中國正通過優化區域產業鏈分工,為新興經濟體提供發展支持。這種合作模式不僅有效對衝了外部風險,更為中國與周邊國家創造了互利共赢的發展空間,中國正推動形成更具韌性的區域經濟新格局。
中越雙方的合作,是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合作的一個縮影。近日,西班牙首相訪華,中國和西班牙雙方同意制定和實施行動計劃(2025-2028年),重點加強以下領域合作:經濟、貿易和投資,農業和漁業,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以及民間交往。
與此同時,中國與歐洲的合作也在加速推進。雙方近日同意儘快啓動磋商,深入討論市場準入相關問題,為企業創造更有利的營商環境,將繼續在世貿組織框架下加強溝通,共同推進世貿組織改革,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
中歐之間的經貿日趨緊密,二連海關披露的消息顯示,日前,首列「蕪湖—莫斯科」中歐班列通過内蒙古二連浩特口岸駛出國門,標志著中歐班列中通道運行線路已增至72條。
數據顯示,1至3月份,中歐班列累計開行250列,發送貨物10250標箱,同比增長7.4%。
近日,在世界貿易組織舉行的成立3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有41個經濟體共同發佈「多邊貿易體制之友」倡議,共同呼籲堅持多邊主義。
海關總署也表示,中國將同各方一道,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共同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捍衛國際公平正義。
面對美國的單邊關稅威脅,中國並未選擇封閉自守,而是以更開放的姿態拓展全球合作空間。從東南亞到歐洲,從經貿投資到科技創新,中國正通過多邊合作構建更具韌性的國際供應鏈,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
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變革的今天,中國用實際行動證明:真正的繁榮來自開放與合作,而非築牆設壘。未來,中國將繼續攜手各國,共同維護公平、包容、可持續的全球貿易體系,為世界經濟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