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曾高呼:「關稅是字典里最美妙的詞匯。」
在特朗普眼中,關稅就是一種萬能武器,移民、衝突等等問題似乎都可以用關稅來解決。
4月2日(當地時間),特朗普就在白宮簽署兩項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佈美國對貿易夥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某些貿易夥伴徵收更高關稅。
為何特朗普對關稅武器化如此癡迷?
這是因為特朗普是美國「貿易吃虧論」的忠實擁趸。
2016年時,特朗普第一次當選總統就曾頻繁指責其他國家在貿易中「佔了美國便宜」,所以美國對外貿易產生了巨額逆差,而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關稅。
然而,特朗普的這種想法根本就是罔顧事實的錯誤理論。
近日,世貿組織總幹事伊維拉就發文揭露,美國不僅是全球貿易體系的受益者,更在服務貿易領域佔據絕對優勢。美國「貿易吃虧論」根本站不住腳。
伊維拉提供的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服務貿易出口額突破1萬億美元,佔全球服務貿易總額的13%;美國與大多數主要經濟體都有服務貿易順差,2024年順差總額近300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高附加值服務領域優勢更為明顯:知識產權使用費和許可費年收入逾1440億美元,遠超其他國家;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的服務貿易出口支撐起410萬個高薪崗位,平均時薪較制造業高出25%。
在特朗普的叙事中,美國巨額的服務貿易順差成為一個被刻意掩蓋的真相。
此前,各國都比較克制,並未針對美國的服務貿易順差進行反制,但近期情況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
有媒體報道稱,4月10日(當地時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將在特朗普設定的90天暫停「對等關稅」期間,尋求與華盛頓達成「完全平衡」的貿易協議。
不過,馮德萊恩同時警告:「如果談判失敗,歐盟已準備好將跨大西洋貿易戰從商品領域擴大到服務領域。我們有廣泛的反制措施可以採取,可能包括首次啓用反脅迫工具,針對美國服務業出口。」
馮德萊恩明確指出,對美國服務貿易的關稅可能包括「對數字服務的廣告收入徵收稅款」,這將直接衝擊Meta(META.US)、谷歌(GOOGL.US)等美國科技巨頭。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官方層面並未正式動手,但在特朗普瘋狂「搞事」之下,其實美國的服務貿易領域已經受到了一些衝擊。
數據顯示,2025年前兩個月,美國入境遊客量同比下降5.1%,與先前預測的增長8.8%形成巨大落差,遊客消費額或將驟減10.9%。尤其是來自加拿大和其他主要市場的遊客人數正在持續下降。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美國在商品貿易領域出現了巨額逆差,但強加關稅無益於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副教授託馬斯·桑普森(Thomas Sampson)表示,關稅不會消除美國貿易逆差的潛在宏觀經濟驅動因素。
桑普森說:「只要美國沒有足夠的儲蓄來為自己的投資融資,就必須從世界其他地區借錢,而這就要求美國出現貿易逆差,關稅不會改變這種邏輯。」
相反,由於國際地位突出,美國在服務貿易領域產生了巨額順差,抵消了一部分商品貿易逆差。
如果特朗普繼續揮舞關稅大棒,不僅無法解決商品貿易逆差的問題,反而可能會導致服務貿易順差縮減,最終雪上加霜。
目前,美股市場已經因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屢現暴跌,一旦服務貿易領域再出現問題,美股市場或將遭受更嚴峻的考驗。
最新消息,美國銀行策略師稱,在貿易戰緩解和美聯儲幹預之前,建議逢高賣出標普500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