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也開始加入全球反制美國關稅政策的行列。
當地時間4月9日,歐盟委員會發佈公告稱,成員國已經投票支持委員會提出的對美貿易反制措施,將對一系列美國產品徵收高達25%關稅。
據悉,上述反制措施涉及的商品價值約為210億歐元,徵收關稅的商品範圍廣泛,包括大豆、家禽、大米、水果、堅果、木材、紡織品等等。其中部分產品來自于美國的政治敏感州。
歐盟的第一批反制措施將分3個階段實施。首批關稅將于4月15日生效,另一批清單將于5月中旬實施,第三批則從12月1日開始。歐盟強調,美國的關稅措施毫無根據且具有破壞性,給雙方乃至全球經濟都造成了損害。
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埃里克·隆巴爾9日亦表示,對于美國關稅的回應將是有分寸且極其強硬的。法國將與歐盟夥伴共同制定第二階段應對方案。分析人士稱,此舉表明,在美國關稅「大棒」下,歐美關系裂痕進一步加大。
不過,歐盟也明確表示更傾向于與美國進行協商,達成平衡且互惠互利的解決方案。歐盟還表示,在美國同意達成公平、平衡談判結果的前提下,反制措施可隨時停止。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9日發佈關于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措施的公告,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的加徵關稅稅率由34%提高至84%。
本次,歐盟算是同中國攜手,開啓對美關稅的反制措施,接下來特朗普政府如何應對,是全球市場關注的焦點。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4月8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舉行視頻會談,雙方圍繞加強中歐經貿合作、應對美加徵所謂「對等關稅」等問題深入交流。
謝夫喬維奇認為,美國加徵關稅嚴重衝擊國際貿易,對歐中及弱勢國家造成嚴重影響。美國僅佔全球貨物貿易的13%,歐方願與包括中國在内的其他世貿組織成員一道,共同保障全球貿易正常運行。歐方重視歐中經貿關系,願加強對話溝通,推動擴大雙向市場準入、投資和產業合作。
有分析人士認為,本次特朗普將全球拖入貿易戰的「火海」,或將加速全球「去美國化」趨勢,很多國家會開始重新審視與美國的經濟依賴關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呂祥認為,關稅戰最終只會促使非美國家之間更加緊密地合作,反而推動全球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區域性合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