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證指數大漲1.31%,深證成指大漲1.22%,創業板指漲近1%,在國家隊「護盤」之下,三大指數已經連續兩日回升。
有市場人士認為,後續關稅的影響或出現邊際遞減,特朗普如何繼續「出招」暫不可知,但不少大行對後市較為樂觀。
其中,華泰證券在研報中表示,中國出口美國商品大都可以被中國自身的内需所「吸收」,所以行業景氣度的關鍵仍在是否能有效將外需轉化為内需。某種意義上,對美國提高關稅壁壘最有效、有力的「反制」措施,是提振國内需求、並適當提高對相關行業的補助,以最大幅度上減輕美國加徵關稅對國内市場主體的衝擊。
中信證券則指出,重點關注國内的消費刺激政策、以及促進國内統一大市場政策、自主可控政策持續推進。
相比海外資產,當前中國資產的韌性更為凸出,相關板塊的安全邊際、投資價值均值得重視。
中金公司表示,中國資產短期相比全球股市具備韌性,中期機會大於風險,若政策應對得當,市場風險溢價有望繼續好轉,「中國資產重估」仍在進行時。
該行指出,配置層面上,短期配置以穩為主,紅利低波股票或相對佔優,受益内需政策發力的消費和投資板塊短期也有交易機會。中期維度,AI產業仍是重要主線,回調將迎來佈局機會。並且伴隨穩增長政策進一步加碼、有效需求回升,消費領域有望逐步迎來趨勢性行情。
招商證券亦表示,在不確定性加大和低利率環境下,中國内需消費因前期滞漲且估值便宜等因素,可成為當前全球資金的避險選擇。除了A股消費,恒生消費指數也值得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