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儘管非農數據表明美國就業強勁,但受週四關稅戰升級及週五鮑威爾講話並未救市影響,美股再度暴跌。美股創疫情高峰以來最大單週跌幅,納指跌入技術性熊市。
道指一日狂瀉超 2000 點,標普 500 跌近 6%、創五年最大跌幅,納指一週跌 10%。特斯拉收跌 10%,領跌七巨頭。中概指數收跌近 9%,阿里跌近 10%。
亞洲時間週一早盤,美股期貨再度暴跌,標普 500 指數期貨跌超 5%,道指期貨跌超 4%,納指 100 期貨跌逾 5%。此前表現堅挺的比特幣也出現大幅拋售,跌破 7.9 萬美元。
重磅事件方面,美國 “對等關稅” 將於 9 日生效,中國已率先宣佈反制措施,10 日起對美商品加徵 34% 關稅;烏方聽取礦產協議草案要點;美聯儲公佈 3 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
數據方面,關注中國 3 月 CPI/PPI 通脹,社融、信貸等金融數據,以及外匯儲備數據;美國 CPI/PPI 通脹數據。
美股 Q1 財報季啓動,華爾街投行率先公佈財報,關注摩根大通 、富國銀行、摩根士丹利、貝萊德。
經中國國務院批准,自 2025 年 4 月 10 日 12 時 01 分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 34% 關稅。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此次加徵的關稅不予減免。
中國爲什麼能全球第一個反制 “對等關稅”?據玉淵潭天,美國的談判套路基於 “槓桿原則”,即掌握對方迫切需要的資源或需求,並通過製造壓力迫使對方讓步。但凡被加徵 “對等” 關稅的國家透露出試探、猶豫,甚至給予妥協,換取美方關稅減免的意思,就相當於在談判中,親手遞給了美國可以用來對其施壓的 “槓桿”。
歐盟新出臺的反脅迫工具 ACI 可能首次被激活。支持動用 ACI 的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國認爲,只有通過打擊美國高度依賴的服務領域,纔能有效建立談判籌碼。
越南積極與特朗普通電話,並表示 “願自降關稅至零”,柬埔寨承諾大幅削減自己對美國商品的關稅,泰國也急忙表態願與美國對話。東南亞國家期望通過主動釋放善意,獲得美國的 “優待”。然而,不反擊,就有用嗎?新加坡總理黃循財發表了引人深思的講話:
黃循財表示,美國 “對等關稅” 落地標誌着以規則爲基礎的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時代的終結,等於美國徹底放棄了 WTO 框架。全球性貿易摩擦爆發的可能性上升,新加坡等依賴貿易的小國將面臨被邊緣化的風險,黃循財呼籲本國人民爲未來可能出現的更多衝擊做好心理準備。
特朗普政府激進關稅政策已導致全球股市蒸發 6.6 萬億美元,投資者 401k 嚴重受損。民衆在全球 1000 多個城市舉行"放手!"抗議活動,要求保護社會安全網和經濟穩定。對特斯拉和馬斯克的抵制情緒高漲,可能影響相關投資。
週六,數以萬計的示威者在全美乃至全球各地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反對特朗普政府的各項政策。抗議人羣抨擊了一系列政府政策,包括激進的貿易關稅、聯邦僱員的裁員、合法移民的驅逐、對跨性別羣體的攻擊、入侵格陵蘭的威脅,以及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
這次抗議活動恰逢特朗普宣佈的全面 10% 關稅正式生效之際,華爾街陷入爲期兩天的拋售潮,股市市值蒸發了 6.6 萬億美元。儘管市場大幅動盪,特朗普週六通過社交媒體敦促美國人在他所謂的"經濟革命"中保持耐心,承諾"這並不容易,但最終結果將是歷史性的"。
隨着這位特朗普的 “親密戰友” 開始公開質疑白宮貿易策略,投資者需警惕美國 “經濟重構” 計劃可能面臨的內部分裂和政策不確定性。
據媒體報道,多位對沖基金經理和金融高管曾聯繫貝森特,希望他能在關稅問題上影響特朗普。但貝森特並沒能在關稅決策中發揮主要作用,他只是在白宮會議中扮演解釋關稅對市場和經濟影響的角色。市場混亂同樣已引起政府內部緊張,官員們將關注週一美股會不會三連跌。
週六,資深市場評論員、CNBC 主持人 Jim Cramer 對特朗普 4 月 2 日宣佈的全面關稅政策發出嚴厲警告。他認爲市場可能重演 1987 年"黑色星期一"崩盤,投資者應密切關注週一市場動向。儘管強勁就業報告可能提供一定緩衝,但貿易戰升級已使全球市場陷入高度恐慌狀態。
這項預算決議是規避民主黨阻撓的關鍵機制。最大的戰略意義在於解鎖了 “預算協調” 機制,意味着共和黨可以在沒有民主黨支持的情況下,僅以簡單多數通過特朗普的稅收、邊境安全和軍事優先事項法案。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 4 日在社交媒體上宣佈,他將簽署行政令,再次給予 TikTok“不賣就禁用” 法律 75 天寬限期。特朗普表示,其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動一項協議以 “挽救 TikTok”,並 “已經取得重大進展”,但達成協議還需要 “更多的工作”。
字節跳動稱,公司尚在與美政府商談之中,未達成任何協議,雙方在很多關鍵問題上仍存分歧。按照中國法律規定,任何協議均須經有關審查程序。
市場上週遭遇了自 2020 年疫情以來最劇烈的拋售,高盛交易員警告市場將繼續保持波動,指數層面上可能尚未見到近期/中期低點。
鮑威爾表示:
美聯儲的職責是保持長期通脹預期穩定,並確保一次性的物價上漲不會成爲持續的通脹問題,美聯儲完全能夠等到形勢更明確,然後考慮調整政策立場,現在判斷貨幣政策合適路徑爲時過早;
“前景很不確定”,最近宣佈的關稅上調幅度 “遠超預期”,關稅對經濟的影響也可能比預期大;
數據仍顯示經濟穩健,但不確定性施壓;未來 12 個月白宮政策不確定性會減少;
美聯儲在等待形勢明朗、不需要着急降息,現在是寬鬆退一步的良機;
樓市可能受關稅打擊;
完全打算做滿這個美聯儲主席任期。
對華加徵關稅將使蘋果公司每年增加約 85 億美元的成本。如果蘋果公司將關稅成本全部轉嫁給消費者,iPhone16 Pro Max 的在美零售價將從現在的 1599 美元,上漲到 2300 美元。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蘋果公司開始推動供應鏈多元化,但特朗普政府計劃對東南亞國家普遍徵收高額 “對等關稅”,無疑將重創蘋果公司的供應鏈。
“新美聯儲通訊社”:縱然特朗普加徵關稅,蘋果仍能通過全球供應鏈獲得比 “美國製造” iPhone 更高的利潤。特朗普關稅將造成蘋果公司 iPhone 組件的成本從 549 美元推高至 846 美元。問題在於,蘋果在美國市場的銷量可能不如從前那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