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水也來錘了!Applovin 真是 “有縫的蛋”?

來源 海豚投研

鬧麻了,開年三個月就有來自不同機構的五次公開看空,這個 “待遇” 就問還有誰!

美東時間週四盤尾時段,$AppLovin(APP.US) 遭遇渾水的看空報告 “奇襲”,在被連番做空後投資信任削弱,以及市場情緒被關稅拉扯波動下,Applovin 多頭再次舉械投降,股價下泄近 20%。

對於渾水報告攻擊的點,多空雙方也存在部分爭議,具體我們下文會做一下討論。但也正如一些多頭的擔憂,越來越多的看空報告,雖然不能證明 Applovin 完全造假(非財務造假,無法一擊即中,大多在商業、合規的擦邊風險上),或者如他們所希望的被審判和擊潰。

但傳說中神祕技術黑匣子,被一點一點的曝光和開盒後,也會導致市場對 Applovin 技術含量 “祛魅”,從而壓制 AI 概念賦予的估值上限,包括股價蹲起反跳的空間。

尤其是這次渾水提及的 Applovin 收集用戶數據構建 PIG 數據庫的潛在違規行爲,可能會引來監管部門的注意。同時這也是上次 Fuzzy Panda 提出的 “竊取 Meta 數據” 問題更加詳細的描述。

不過這次被做空,Applovin 管理層的反應則快多了。CEO 迅速回應,否認三連,並且請了專業調查機構,來針對近期被連番做空的事件進行調查,後續會出具獨立調查報告,屆時海豚君也會再來一波跟蹤。

那麼,這次渾水的看空報告有什麼新邏輯嗎?對 Applovn 又帶來哪方面的痛擊?

1. “聰明” 的渾水

渾水的大名,不僅在華爾街,在我們中國投資圈中也是如雷貫耳。這源於,渾水做空的公司中,不乏中概資產,比如輝山乳業、分衆、瑞幸、安踏等。

雖然渾水歷史看空案例中,看錯概率並不低,這次看空報告也存在一些顯而易見的 bug(錯字、數據時間戳不符、調研不夠全面等),也是被 App 多頭當作質疑專業性的把柄。但在海豚君看來,渾水比前幾家要聰明的多。

圖形用戶界面, 文本, 應用程序描述已自動生成

Lauren、Bear cave 以及 Cluper 和 Fuzzy Panda,他們的看空觀點中,關於 Applovin 遊戲廣告在誘導用戶下載,導致廣告效果(點擊率)虛高的論述佔比很高,並作爲主要的攻擊武器。

但海豚君也說了,這一點雖然證據充足,但其實並不算是最大的擔憂,尤其是對於舉證案例中的遊戲客戶而言。

這是因爲,商業環境中的甲方客戶一般會從結果導向來衡量投入價值,也就是看最終 ROI,並非單純依賴過程中的一些易摻水分的,尤其是由乙方提供的 “運營效果指標”,否則這個數字遊戲,最多一年就玩不下去了。

因此,對於 Applovin 在其中的 “小動作”,之前的遊戲客戶大多是知情的——只要你的小動作不至於大到影響我最後算總賬,那麼這些水分我可以睜一眼閉一眼。

但渾水聰明的地方在於,它沒有重複強調歷史遊戲廣告的效果指標欺詐,而是將矛頭直指 Applovin 當下的成長性估值支撐點——電商廣告。簡單來說,整篇報告試圖在證明:

Applovin 用了違規、不當競爭的方式來獲取、收集其他平臺的電商用戶數據,通過重複定位來獲得高轉化率,而非 AI。因此實際轉化用戶的增量效果與 CEO 所說相差甚遠,僅過一個季度,電商客戶興趣已經有所減弱。

如果違規、不當競爭獲取用戶數據 “罪名成立”,最壞的結果不僅是被偷數據的同行 Meta、Google 等強行切斷與 Applovin 的潛在聯繫,還可能是蘋果對 Applovin 進行封禁。

2、舉證有漏洞,但殺傷力不小

那麼渾水是怎麼陳述事實,羅列證據的呢?海豚君歸類爲兩個,其中第一點的殺傷力最大:

(1)最大殺器:商業風險變違規風險

渾水指出,Applovin 違規獲取、追蹤了電商用戶數據,違反了蘋果的用戶隱私協議。除此之外,由於本身沒有 ToC 平臺,因此這個電商用戶數據的獲取,也來自於對同行數據的截取。渾水在看報告中詳細闡述了 Applovin 的是怎麼 “偷數據”,並且對已有購物潛在意向的 “高質量用戶”,進行重複定位,從而獲得比同行更高轉化效率的過程。

這個問題,其實之前 FuzzyPanda 也舉過案例(在 fb 中搜索某物品關鍵詞,隨後就會在遊戲廣告中看到 Applovin 投放的相關產品廣告),但其中的核心點在於,Applovin 如何獲得了第三方平臺的用戶 ID?渾水這篇報告做了一定的解釋。

整個過程中,有兩個關鍵步驟:

a. 篩出優質用戶的第三方 ID

之前 Fuzzy Panda 提過 Applovin 對 Meta 的數據竊取問題——Applovin 讓客戶去 Meta 上投放一定規模的廣告,Meta 返回給廣告主廣告效果數據,其中包括用戶的 id(FB 上的 fbp,instagram 上的 igld 等)、詳細的設備信息。

或許是這種方式,需要客戶配合多花一筆錢,因此 Applovin 並不單純依賴這一個渠道。渾水則列了另一個數據獲取的途徑,即 Applovin 將自己的 Applovin Pixel(廣告平臺的歸因工具,一般用於跟蹤廣告效果,提高轉化等)插入到廣告主官網中來追蹤用戶在官網內的行爲。

當有購買意向的用戶,通過從第三方平臺,比如 Facebook 的廣告來訪問到商品官網,添加物品到購物車以及發起結算時,會觸發 Applovin Pixel 輸出該用戶的信息,包括 Facebook id 以及本身可以被商品官網授權獲得的設備信息。

同樣的,如果該商家使用了 Shopify 提供的電商託管和支付結算服務,那麼 Applovin Pixel 也會返回輸出 Shopify 的 Cookie 數據(Wrt3p 購物車事件 ID 和 Y Cookie 用戶會話 ID),這個用戶篩選就更加精準了。

圖形用戶界面描述已自動生成

b. 通過設備指紋化信息,打通第三方 ID

隨後,針對這些篩選出的用戶 ID(來源於不同平臺),Applovin 將設備信息與自己(大量遊戲應用、或者乾脆從手機 OEM 廠商獲得)收集到的進行比對,然後將自己列定的用戶 id 與第三方平臺的用戶 id(比如上述的 Facebook id 和 Shopify id)進行擬合,從而定位到某個特定用戶。

我們知道,在歐美地區,用戶的身份個人信息是嚴格不能侵犯的,否則很容易被大平臺限制或監管部門打擊。因此無論是設備廠商,還是 App 應用平臺,都對用戶進行賦予了一個唯一標識符 ID。雖然這個 ID 背後不包含用戶的個人身份信息,但是通過這個唯一 ID,是可以持續追蹤這個 ID 下的行爲數據。

只是不同平臺,對同一用戶賦予的 ID 不同,如果能夠進行融合對齊,那麼雖然不知道這個數據在真實世界中屬於哪一個人(身份信息),但平臺只需要根據這個 ID,就能定位到 “某個特定的人”,從而做一些廣告的精準投放等等。

表格描述已自動生成

這個不同 ID 融合對齊的過程中,少不了 “Fingerprinting” 設備指紋信息。

設備指紋信息是指用戶長時間不易變更的設備參數值,比如硬件信息(設備型號、操作系統、設備分辨率等)、網絡參數(IP 地址、時區等)、高級設備設置(內存使用量、啓動時間、字體等),用來形成特定用戶的唯一設備標識符,這個標識符能夠實現跨應用的用戶行爲追蹤。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這相當於將上述不同平臺的用戶 ID 打通了。這樣一來,Applovin 可以用自己的跨平臺統一標識符,來對用戶行爲持續追蹤,長期以往形成一個實際可直接定位用戶的 PIG 數據庫(Persistent Identity Graphs, PIGs),從而用於強化自身的廣告定位、轉化能力。

上述<a-b>過程,Meta 或者 Shopify 其實也能做,無論是 Meta 去追蹤 Shopify 的,還是 Shopify 去追蹤 Meta 的。但由於直接面向 C 端用戶且流量龐大,因此在合規方面,這些平臺在獲取第三方平臺的數據上,受到更嚴格的法律監督和同行監視。

比如蘋果用戶隱私協議中,明確要求應用不允許違規收集用戶的設備信息,否則將有被下架的風險。

但這裏雞賊的地方在於,Applovin 年初把自家僅有的 2C 應用——休閒遊戲以及背後的遊戲工作室,全部打包賣了。那從直接責任人來看,蘋果的下架警告對 Applovin 的約束似乎沒有那麼大。

但不管怎樣,這與 CEO 所說的 “未查看其他公司的用戶數據…” 的陳述,是存在矛盾的。

文本描述已自動生成

除此之外,這裏也確實留下了一顆雷,隨着 Applovin 未來規模逐步擴大,被監管盯上的概率也會同步上升,從而限制 Applovin 的成長空間。

海豚君在前一篇看空報告點評中也提過:規模不大的時候,競對和監管可能會將問題暫時擱置,但一旦規模擴大到一定水平(比如電商收入達到 50 億美金),那麼就很容易被掀鍋,這個時候就看 Applovin 有沒有及時在數據積累足夠帶來技術升級之前完成洗白了。

(2)電商廣告效果誇大,客戶在流失

這一點,增量信息不大,並且海豚君還存在部分保留意見。

簡單而言,渾水通過調研了 5 家 Shopify 平臺商家的數據(5 個商家覆蓋了約 3700 萬用戶),認爲 Applovin 在電商廣告上,轉化用戶的效果並非如 CEO 在 3Q24 電話會上所說的,帶來了 100% 的增量,而是 25%~35%。甚至因爲本身用戶有一些復購意願,實際增量更低。

與此同時,渾水還跟蹤發現,參與 Applovin 電商廣告測試的其中 776 個電商網站,在 3 個月後移除了 Applovin Pixel,一定程度上表明瞭對 Applovin 廣告效果的不滿。

以上渾水的舉證,說明 Applovin 在電商領域的路並非暢通無阻。但測試初期客戶不滿退出是商業常態,這不排除 Applovin 後續通過繼續調節優化重新挽回客戶的興趣。

並且渾水選取調研的 5 個商家,列舉的截圖證據時間戳不符合,量化的結論但沒有提供量化的證據,不能完全參考。以及是否存在本身目標用戶與 Applovin 遊戲用戶高度不重疊的情況,也未可知(並未列明 5 個商家的品牌名或商品分類)。

但也必須承認,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顯現出了海豚君一直提到的擔憂——因爲缺乏 1P 電商用戶數據優勢,Applovin 要經歷一個之前在遊戲領域的 “修煉期”,AI 可能在此基礎上幫助做一些提速。但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由於無法像當初遊戲買工作室一樣擁有 ToC 平臺獲得 1P 數據,以及電商廣告更注重實際 GMV 交易的效果,因此 Applovin 是不具備競爭優勢的。之前我們強調初期不悲觀的原因,無非在於:

a. 電商廣告市場夠大,Applovin 小小滲透都能給當前業績帶來極大提升。比如 Q4 預估 0.5~1 億美金收入,以及 CEO 披露的今年具備年化 10 億美金流水規模的趨勢和能力。

b. Applovin 的海量遊戲用戶數據,用戶畫像偏向女性化、年長特徵,與購物用戶特徵存在重疊,在傳統渠道平臺廣告單價較高的情況下(iOS 隱私新政之後,越來越多的中小廣告平臺失去競爭能力,過去三年廣告主預算傾斜至頭部的 Meta、Google、Amazon 等平臺,短期過度擁擠下推高了 eCPM),Applovin 的性價比優勢還是能吸引到一些客戶的。

上述兩點邏輯暫時還不能被看空報告完全證僞,但可能短期內會削弱多頭情緒和信心。

總體而言,渾水的報告比之前的報告更加聚焦要害,因爲打擊的正是 Applovin 本身就優勢薄弱、且還未完全獲得客戶驗證、信任的電商廣告成長前景。雖然 Applovin 的小伎倆在大中華地區司空見慣,但歐美監管機構很活躍,並且用戶也會更在意隱私被侵犯,總被盯着錘也遭不住。

如果非要極端演繹一下悲觀情景,將電商廣告的成長完全打掉,那麼按照管理層四季度電話會指引的,傳統遊戲業務能夠保持 20% 的內生增長水平,那麼海豚君保守估值$700 億(只算廣告部分,25 年 EV/EBITDA 22x),稍高於三季報發佈之前市值($580 億)。

<此處結束>

海豚君「Applovin」歷史研究

財報

2025 年 2 月 13 日電話會紀要《Applovin(摘要):技術滿足跨市場需求的最佳案例》

2025 年 2 月 13 日財報點評《暴拉 30%!Applovin 如何暴打空頭?》

深度

2025 年 1 月 10 日首次覆蓋下篇《依葫蘆畫瓢,Unity 能抄出 Applovin 的 “鈔能力” 嗎?》

2025 年 1 月 3 日首次覆蓋上篇《“爽文” Applovin 大揭祕:一場籌謀五年的必勝局》

熱點

2025 年 2 月 28 日看空報告點評《六折血洗,Applovin 罪至於此嗎?》

本文的風險披露及聲明:海豚投資研究免責聲明和一般披露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川普助力日幣匯率升值!但分析師稱未來升值空間受限? 在美元大幅貶值的背景下,日幣的升值幅度低於市場預期。 日幣匯率持續震盪,機構對未來走勢看法分化。
作者  Alison Ho
3 月 06 日 週四
在美元大幅貶值的背景下,日幣的升值幅度低於市場預期。 日幣匯率持續震盪,機構對未來走勢看法分化。
placeholder
黃金價格回檔一度跌破3000美元!未來走勢如何? 由於投資人獲利了結,金價開啟回調,分析師警告短期內將繼續下跌。
作者  Alison Ho
3 月 24 日 週一
由於投資人獲利了結,金價開啟回調,分析師警告短期內將繼續下跌。
placeholder
黃金大多頭來了!彭博高級商品策略師:這些因素將推動金價飆升至4000美元24K99訊 彭博高級大宗商品策略師Mike McGlone預測,隨着黃金尋求將其價值確立在3000美元/盎司以上,黃金價格可能創下另一個歷史新高。
作者  FX168
3 月 24 日 週一
24K99訊 彭博高級大宗商品策略師Mike McGlone預測,隨着黃金尋求將其價值確立在3000美元/盎司以上,黃金價格可能創下另一個歷史新高。
placeholder
金價在3000美元上方盤整;下行潛力似乎有限週二亞洲時段,金價(黃金/美元)在基本面信號混雜的情況下,努力獲得任何有意義的牽引力,儘管其仍保持在3000美元的心理關口之上
作者  FXStreet
3 月 25 日 週二
週二亞洲時段,金價(黃金/美元)在基本面信號混雜的情況下,努力獲得任何有意義的牽引力,儘管其仍保持在3000美元的心理關口之上
placeholder
日幣匯率持續下跌!美國關稅打擊日本經濟,未來跌至155? 美國關稅壓力下,日本央行提前升息機率大跌,日幣匯率可能會繼續承壓。
作者  Alison Ho
3 月 28 日 週五
美國關稅壓力下,日本央行提前升息機率大跌,日幣匯率可能會繼續承壓。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