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4年,國内家電市場經歷了巨大挑戰。在房地產市場下行、經濟承壓、消費信心不足等多重不利因素的交織下,上半年國内家電市場持續不振,整體呈現「内銷冷、外銷熱」態勢。
根據奧維雲網推總數據,2024年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不含3C)全渠道零售額規模為4156億元,同比下降3.6%。6月降幅尤為慘烈,單月零售額呈現同比14.2%的斷崖式下滑。
不過,進入下半年後,國内家電行業疲軟的市況迎來了轉機。隨著三季度國家「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強勢登場,家電市場換新需求得到了有效激活。
奧維雲網推總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家電全品類(不含3C)零售額達到9071億,同比增長6.4%。其中,以舊換新政策發力的第四季度,家電市場零售額達2941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4.4%。
細分品類看,大家電行業的抗風險能力更強,且在國補政策助力下,大家電公司的經營成績改善明顯。
而在小家電領域,由於產品種類相對單一、技術門檻較低,產品易受替代品衝擊,加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及消費者需求的不穩定,企業普遍面臨較大的業績壓力。
展望2025年,隨著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進一步加碼,市場普遍持樂觀態度,認為家電消費市場有望繼續回暖。
2024年家電公司業績分化
在大家電行業,家電巨頭之一海爾智家(600690.SH)(06690.HK)率先公佈了2024年的成績單。
財報顯示,2024年,海爾智家收入2859.81億元,同比增長4.29%;歸母淨利潤187.41億元,同比增長12.92%。其中,第四季度收入732.43億元,同比增長16.68%,環比增長3.43%;歸母淨利潤35.87億元,同比增長4.04%,環比下滑24.24%。
作為一家全球化公司,2024年海外營收各佔了半壁江山。海爾智家特别強調,在中國市場,公司積極把握家電以舊換新的市場機會,第四季度國内家電業務收入增長超過兩位數、卡薩帝收入增長超過30%。
銀河證券指出,海爾智家4Q24營收增速改善主要是國内市場受益國家補貼;海外受益於並購。利潤增速放緩,主要原因是海外部分國家匯率貶值較大,以及財務費用增長。
目前,美的集團(000333.SZ)(00300.HK)、格力電器(000651.SZ)等其它頭部品牌暫未披露2024年業績。但市場普遍預測,在國補政策推動下,這些家電巨頭的經營數據都將有所改善。
美的工作人員曾表示,2024年「以舊換新」政策實施期間,通過「以舊換新」活動帶動全品類銷量增長,門店銷量同比提升23%。另據美的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透露,2024年美的營收突破400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格力相關負責人也指出,在「以舊換新」政策推動下,格力「風不吹人」系列空調成為明星產品,2024年下半年市場銷量實現同比120%增長,並帶動中高端產品的銷量顯著提升。
在小家電領域,近日,蘇泊爾(002032.SZ)、JS環球生活(01691.HK)等多家公司2024的業績也已相繼亮相。
作為較早出海的企業,蘇泊爾經營業績彰顯一定的韌性。2024年收入224.27億元,同比增長5.27%;歸母淨利潤為22.44億元,同比增長2.97%。這主要外銷客戶的訂單較同期增長明顯,年内公司外銷營收同比增長21.07%。作為對比,内銷則表現疲軟,收入同比下滑1.21%。
九陽股份業績則繼續承壓。2024年,該公司收入88.49億元,同比下降7.94%;歸母淨利潤1.22億元,同比下降68.55%。
九陽股份母公司JS環球生活也利潤驟減。2024年收入15.94億美元,同比增加11.54%;歸母淨利潤620.9萬美元,同比減少95.29%。
有業内人士稱,近兩年小家電市場遇冷,JS環球生活等公司的「成績單」,折射出的是行業競爭加劇背景下小家電企業的經營困境。
國補加碼,2025年家電市場延續復蘇?
步入2025年,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在眾望所歸中繼續實施。新政策還進一步放寬了門檻,
補貼的家電產品由去年的8類增加到2025年的12類,補貼範圍從「大家電」延伸到「小家電」領域。
對此,市場樂觀預計,新一輪「以舊換新」政策落地實施,將繼續激發家電消費市場的活力,大、小家電企業都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招商證券在近日研報中,一方面展望家電行業一季度業績前瞻,另一方面提示投資者把握本輪家電國補支撐+外銷景氣+估值低位投資機會。
該行指出,在家用行業2025年一季度業績前瞻報告中指出, 在白電領域,國補刺激效果持續顯著。據奧維統計,2025年1-2月空調、冰箱、洗衣機、油煙機線下分别+47%、+2%、+8%、+71%。外銷方面,海關統計家電1-2月出口銷量增長9%,金額增長6%,關鍵在於新興市場增速跑赢大盤。預計Q1白電業績增速仍舊強勁,美的、格力、海爾、海信家電業績預期10%-15%、5%、10%-15%和0%。在大廚電領域,重視熱水器國補效果。
華泰證券亦認為,2024年以舊換新政策已帶動部分家電企業經營改善,2025年補貼加碼下龍頭公司或延續積極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