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恒生指數公司公佈最新季度檢討結果,所有變動將於2025年3月7日(星期五)收市後實施並於2025年3月10日(星期一)起生效。
根據季檢結果,恒生指數成份股沒有變動,成份股數目維持83只。恒指港股通指數成份股同樣維持不變。然而,多個其他指數的成份股調整幅度較大,尤其是科技股的表現尤為搶眼。
季檢大調整
與上次的季檢結果相比,恒生指數公司本次季檢結果所加入數目和剔除數目有較大幅度變動。
此次調整範圍涵蓋港股主要旗艦指數,如恒生綜合指數、中國企業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等,具體來看:
1.恒生中國企業指數
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成份股數目維持50只不變,但分别加入及剔除了兩只股票。加入了中通快遞(02057.HK)及百濟神州(06160.HK),剔除中國生物制藥(01177.HK)及李寧(02331.HK)。
2.恒生科技指數
恒生科技指數成份股數目維持30只,加入了騰訊音樂-SW(01698.HK)及地平線機器人-W(09660.HK),剔除東方甄選(01797.HK)和眾安在線(06060.HK)。
而在上季度季檢結果,美的集團(00300.HK)獲納入恒生科技指數,微博-SW(09898.HK)遭剔除。
3.恒生生物科技指數
恒生生物科技指數成份股數目維持不變,為50只。變動在於加入先健科技(01302.HK),並剔除宜明昂科-B(01541.HK)。
4.恒生綜合指數
在去年1-3季度,恒生綜合指數成份股呈現「進多出少」的現象,成份股數目總量均有所增加。但在4季度的季檢結果中,恒生綜合指數則是「進少出多」,成份股數目由517只減少至505只。
其中,加入數目為29只,剔除數目達41只。加入的股票包括毛戈平(01318.HK)、佑駕創新(02431.HK)、衛龍美味(09985.HK)、中創新航(03931.HK)等多家知名企業;被剔除的企業有奈雪的茶(02150.HK)、知乎(02390.HK)、百果園(02411.HK)、綠景中國地產(00095.HK)等。
指數成分股變動背後的密碼
近年來,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行業備受市場關注,科技股在資本市場上持續受到資金追捧。此次恒生指數公司的季檢結果也充分體現了這一趨勢,科技股成為調整的核心。
新納入的成份股有不少是新興科技或各自領域的龍頭企業,代表著中國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而被剔除的企業,則多因業績不佳或經營問題面臨市場壓力。
不止上文提到的地平線機器人和佑駕創新,恒生指數系列季度檢討結果還納入了多家科技公司,新納入的科技公司比重較高,這些公司涉及的行業涵蓋:智能機器人、自動駕駛、醫療科技、金融科技、新能源、生物科技等領域。
具體而言,恒生綜合指數納入了智能機器人領域的越疆(02432.HK)、自動駕駛領域的地平線機器人及佑駕創新、零售數字解決方案商多點數智(02586.HK)、醫療科技領域的訊飛醫療(02506.HK)及方舟健客(06086.HK)、新能源領域的中創新航及重塑能源(02570.HK)。
此外,恒生綜合中小型指數納入了人工智能軟件公司商湯-W(00020.HK)、數字健康醫療服務平台健康之路(02587.HK)及數字内容服務商宜搜科技(02550.HK)等。
根據中金公司最新研報,恒生指數公司此次調整後,恒指内部消費業比重有所下降,但金融業與公用事業比重上升。
恒生指數公司在季檢結果中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被動式追蹤恒生指數系列的產品資產管理總值約為756億美元。
而根據中金公司引用Bloomberg數據匯總,追蹤恒生指數ETF資金規模約為314.9億美元,追蹤國企和恒生科技指數的ETF規模分别約為68.1億美元和220.8億美元。由此可見,科技股是備受資金青睐的領域。
對於上市企業而言,獲納入恒生系列指數受益頗豐,意味著公司被市場廣泛認可,有助於提升其在投資者和公眾中的知名度。同時,指數基金和機構投資者通常會調整持倉以跟蹤指數,增加對公司股票的需求,從而提高流動性。
此外,由於更多資金流入,上市公司股價可能因需求增加而上漲。
在恒生指數公司披露最新季度檢討結果後的第一個交易日(2月24日),多家被納入指數的企業股價迎來上漲。儘管當日港股大盤表現疲弱,但騰訊音樂、地平線機器人、中創新航等股表現亮眼,其中騰訊音樂截至發稿漲超11%。
小結:
在恒生指數公司公佈最新的季度檢討結果中,科技股成為此次調整的焦點,多家新興科技企業被納入,而部分傳統企業則被剔除。
此次調整反映了市場對科技行業的青睐,尤其是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醫療科技等領域的企業。被納入指數的公司有望獲得更多市場關注和資金流入,而被剔除的企業則可能面臨更大的市場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