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三大運營商集體狂舞,截至收盤,A股的中國聯通(600050.SH)、中國電信(601728.SH)均漲停10%,後者亦創歷史新高,中國移動(600941.SH)亦同步上漲。
港股方面,中國聯通(00762.HK)大漲15.72%,中國電信(00728.HK)大漲12.75%,創歷史新高,中國移動(00941.HK)亦上漲。
運營商集體暴漲,頗為罕見,這也是當前市場強勢的一個側面,背後的原因或與當前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的高景氣度有關。
消息面上,阿里巴巴(09988.HK)2025財年第三季度營收2801.5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淨利潤464.34億元,同比增長333%。更重要的是,該公司季度資本開支高達318億,環比大增80%。
對此,阿里CEO吳泳銘指出,AI時代對於基礎設施有明確而巨大的需求,將積極投資於AI基礎設施建設。未來三年,集團在雲和AI的基礎設施投入預計將超越過去十年的總和。
不少機構亦十分樂觀的指出,當前AI發展對於基礎設施有明確而巨大的需求,國内外AI軍備競賽開啓,有望拉動AIDC建設加速,相關產業鏈均有望充分受益。
眾所周知,中國三大通信運營商服務了全球體量最大的用戶,建立了最龐大的信息服務系統,作為數據要素的擁有者,三家企業擁有很多智算中心,而且正在擴大資本開支,積極佈局算力網絡。
此前,中國移動在2025年工作會議上提出,基礎設施的建設是重中之重,要優化數據中心佈局,加快釋放AI+規模效應。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也計劃加強數據中心和雲計算平台建設。據通信產業報預測,2025年,電信運營商將持續加大AI智算方面的投入,預計總投資規模或超過千億元,佔資本開支總額的1/3。
值得關注的是,對於DeepSeek的爆火,三大運營商近期也積極響應。
中國電信率先成為國内首家實現DeepSeek模型全棧國產化推理服務落地的運營商級雲平台;中國移動緊隨其後,在移動雲接入DeepSeek並實現所有主流版本的兼容;中國聯通則在完成DeepSeek-R1模型適配後,於全國270多個骨幹雲池預部署,接入多種產品場景。
中國銀河在研報中指出,運營商具備全國最大的流量通道以及數據積累,同時雲業務硬件基礎較強,雲服務普及度較高,全面接入DeepSeek,有望帶動雲業務持續放量,未來AI應用普及或超預期。該行強調,DeepSeek對於成本端的降低有望協同運營商雲業務部署以及運營商的海量數據資產,推動運營商第二曲線的快速增長。
AI大模型的發展、算力基建的如火如荼、疊加一些科技巨頭引爆市場情緒,種種因素疊加之下,或造成港、A兩市三大運營商的集體暴漲。
對此,東莞證券表示,當前A股市場估值體系正經歷結構性重構,以DeepSeek為代表的颠覆性技術突破,顯著提振市場對中國科技創新能力的信心,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競爭中嶄露頭角,推動估值溢價空間逐步打開。從目前來看,三大運營商顯然是受益這一波估值提升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有業内人士指出,三大運營商現金流資產不斷改善、持續增加分紅回饋股東,穩定的高分紅派息比率符合當前機構對於「紅利」風格的審美,這也進一步吸引長線資金的配置意願,繼而推動相關公司股價攀升,創下多年以來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