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匯豐控股(00005.HK)和恒生銀行(00011.HK)均公佈了2024年業績報告。不過,披露業績後,這兩家公司的股價走勢卻表現迥異。
其中,匯豐控股在2月19日續漲1.38%,再創股價新高,但在2月20日遭遇下跌;而恒生銀行在績後異動放量大跌3.92%,一度引發廣泛關注,但又在2月20日出現回暖上漲,已經收復大部分「失地」。
恒生銀行的業績有哪些看點?
業績延續增勢
根據恒生銀行的公告,2024年,扣除預期信貸損失變動及其他信貸減值提撥前的營收為415.37億港元,同比增長1.75%;實現經營溢利215.58億港元,同比增長8.08%;股東應佔溢利為183.79億港元,同比增長2.98%;每股盈利增長4%,為每股9.33港元。
恒生銀行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施穎茵在公告中表示,受地緣政治及大環境影響,2024年充滿挑戰,但恒生專注於拓展多元化收入並擴大目標客戶群,取得了良好的業績,亦積極減低貸款組合的風險。
公告亦顯示,由於香港及内地的零售客戶數量加速增長,恒生銀行新吸納的富裕客戶數目上升75%,整體富裕客戶數目增長15%。恒生銀行還積極發展綜合銀行和財富管理等跨境業務,内地零售客戶的新開戶口數目亦按年激增81%。
有哪些亮點?
根據公告,利率自2024年第三季開始下調,恒生銀行亦受到市場貸款需求疲弱的影響,因此淨利息收入減少4.68%,為307.84億港元,淨利息收益率收窄10個基點,為2.2%。
而非利息收入上升26%,為107.53億港元,表現強勁,主要由於恒生銀行加強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相關收入同比增長22%。
其中,淨服務費收入增加8%,為53.16億港元,得益於恒生銀行投資服務收入持續表現強勁,細分來看主要由零售投資基金增長39%,證券經紀及相關服務收入增長19%,這主要是因為2024年股票成交量增加。
以公平價值計入收益表之金融工具收入/(虧損)淨額減少36.49億港元,即32%,為76.81億港元。
另外,恒生銀行特别指出,財富管理業務收入(主要為投資及保險相關收入)增加22%至69.34億港元,增長主要來自投資服務收入,這是由於恒生銀行積極把握跨境商機,帶動零售投資基金、證券經紀及相關服務以及結構性投資產品的收入上升所致。
公告顯示,恒生銀行的富裕客戶數量增長15%,其中新增的富裕客戶同比增長75%。2024年的投資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8%,人壽保險業務的收入亦同比增長17%。根據最新資料,恒生銀行在新造人壽保險方面成為香港第二大人壽保險公司,相關新造保費增長八成。
在股東回報方面,董事會宣佈派發第四次中期股息,每股為3.20港元。2024年的每股派息合共為6.80港元,同比增加4.6%,超出市場預期。
有哪些不足之處?
另一方面,2024年的業績報告也有一些不那麽令投資者滿意的地方。
據了解,中金公司在報告中稱,恒生銀行並未在此次業績披露時宣佈新一輪回購,低於預期,但預計公司未來資本狀況依然良好,因此不排除未來重啓回購的可能。
花旗亦在研報中指出,沒有宣佈新的股份回購計劃令人失望。
另外,恒生銀行在業績報告中稱,高息環境一直在持續,公司部分香港的商業房地產客戶持續帶來現金流的壓力。由於部分香港房地產客戶要求延遲還款,截至2024年年底,恒生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升至6.12%。
這些因素也被視為恒生銀行的股價在績後出現異動下跌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恒生銀行發佈業績後,中金公司、花旗維持了「中性」評級,高盛升其為「持有」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