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在港股市場普遍上揚的情況下,加密貨幣ETF則逆市下滑,市場交投氛圍低迷。
截至收盤,華夏以太幣(03046.HK)跌4.29%,嘉實以太幣(03179.HK)跌3.86%,博時以太幣(03009.HK)跌3.44%,嘉實比特幣(03439.HK)跌2.53%,華夏比特幣(03042.HK)、博時比特幣(03008.HK)分别下滑2.47%、2.43%。
消息面上,今日,比特幣價格一度回落至95000美元附近。
根據最新市場行情數據,截至2月12日18時,比特幣報價96156.84美元/枚,跌幅約1.94%。這與1月20日創下的歷史峰值109588美元相比,比特幣價格已下跌超12%。
回顧以往走勢,比特幣堪稱投資市場的一匹黑馬。其自2023年初16000美元低點至今,比特幣價格已實現了超5倍的驚人增長。自2024年9月起,其上漲勢頭顯著加速,並於今年1月逼近11萬美元的高位。
此番比特幣的飙升,背後原因復雜多樣,包括全球降息周期的影響、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提升,以及「特朗普交易」催化影響等。
然而,自1月下旬以來,比特幣價格整體呈現下行趨勢。特别是在2月初特朗普宣佈加徵關稅後,比特幣價格更是一度跌至91000美元附近,導致加密貨幣市場在24小時内超70萬人爆倉,市場恐慌情緒迅速蔓延。
疊加近日美聯儲態度偏鷹,美元及黃金集體走強,虛擬貨幣行業羸弱。而面對近期比特幣的高波動性,不少投資者不禁疑惑,此前「狂飙」的比特幣行情見頂了嗎?
分析師指出,近期比特幣價格走弱或受避險情緒驅動。特朗普的新關稅政策令投資者緊張不安,導致他們紛紛抛售風險資產,轉向避險資產。
在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共同主席於佳寧看來,比特幣價格更多地受到政策預期和市場情緒影響,如特朗普支持帶來的上漲。比特幣市場的高波動性和政策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避險功能,使其在當前的避險周期中表現出一部分投機資產的特徵。
於佳寧直言,2025年以來,比特幣的劇烈波動主要源於多重市場因素的疊加效應。在比特幣價格達到較高水平時,早期投資者傾向於選擇獲利了結,這種集中性的賣出行為對市場形成顯著衝擊。同時,在高位區域,多空力量的激烈博弈加劇了價格的不穩定性。特别是在市場流動性相對不足的情況下,這種價格波動的影響被進一步放大。當市場深度不足以有效消化大額交易時,價格波動往往表現得更為劇烈。
儘管這種波動對於比特幣這種高波動性資產來說並不罕見,但 BCA Research 的分析師警告稱,該加密貨幣可能已接近見頂。該公司在過去兩年中一直看漲比特幣。BCA 團隊表示:「我們擔心這種狂熱的樂觀情緒是一個信號,表明加密貨幣市場已接近頂部。」他們指出,目前處於盈利狀態的比特幣供應量超過 90%——歷史上,這一比例通常是比特幣價格見頂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