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制造企業中芯國際(00981.HK)公佈的2024年第4季收入實現連續七個季度增長,按年增長31.52%,按季增長1.66%,至22.07億美元。
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表示,2024年,半導體市場整體呈現復蘇態勢,設計公司庫存大致恢復到健康水平,主要產業向國内產業鏈切換的速度比較快。2024年,為了滿足市場和客戶的需求,中芯國際(688981.SH)做了充分準備,加速了產能擴充的節奏,進一步提升了平台的完備性,國内客戶的新產品快速驗證並上量,使得其2024年四個季度收入節節攀升,全年增長超過年初預期。
2024年第4季,中芯國際的月產能由上季的88.43萬片折合8英寸標準邏輯增加至94.76萬片。晶圓銷量按年增長18.91%,至199.18萬片,產能利用率由上年同期的76.8%提高至85.5%,但低於上季的90.4%。
他還表示,中芯國際的銷售平均單價(ASP)環比上升6%,主要原因包括:
1)第4季是淡季,訂單一般少於其他季度,產能利用率一般情況下會下降,但這時的12英寸產品增加,而8英寸產品有所減少。因為8英寸產品的相對Layer比較少,平均售價也低一點, 12英寸產品的貢獻比例增加帶動了平均售價的上升。
2)淡季時,通常減掉的是價格比較低的商品,因為它們根據庫存來調整,這時還接著出貨的一般是產品有些差異化、特制化的產品,所以價格也高一點。
與此同時,我們也留意到,中芯國際的2024年第4季毛利率有所提高,從2023年第4季的16.38%和2024年第3季的20.46%,提高至22.61%,見下圖。
趙海軍解釋,第4季是行業傳統淡季,客戶拿貨意願相對較低,但在中芯國際季度新增2.8萬片產能的基礎上,產品組合得到優化,其銷售平均單價環比上升6%,大致抵消了出貨下降對銷售的影響和折舊上升對毛利率的影響。綜合以上因素,其毛利率得以提升。
2024年第4季,中國、美國、歐亞收入佔比分别為89.1%、8.9%和2.0%。其中受益於在地化需求催化帶來的產業鏈重新組合,客戶市場份額提升,來自中國客戶收入同比顯著增長。
晶圓收入按尺寸分,12英寸和8英寸收入都有增長,佔比分别為80.6%和19.4%,其中12英寸同比增長顯著,主要得益於產能規模的擴大和新增產能能較快地完成驗證,並投入生產。
晶圓收入按應用分,智能手機、電腦和平板電腦、消費電子的佔比依然佔據主導位置,分别為24.2%、19.1%和40.2%。得益於上述提到的諸多因素,及國家消費政策的帶動,消費電子智能手機等應用有較大增長。
全年來看,中芯國際的2024年銷售收入為80.30億美元,同比增長27.02%,創歷史新高。毛利率為18%,因折舊上升等原因,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
2024年,中芯國際的資本開支為73.3億美元。
管理層也給出了2025年第1季的業績指引,預期季度收入環比增長6%至8%,毛利率介於19%至21%的範圍内。2025年全年來看,銷售收入增幅高於可比同業的平均值,資本開支大致與2024年持平。
2025年利潤率或受制於折舊
從趙海軍的評論來看,財華社感覺他對中芯國際的前景保持審慎樂觀態度。
他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整體來看,客戶產品庫存相對健康。根據與產業鏈夥伴的廣泛溝通,大家普遍認為2025年除了AI繼續高速成長外,市場各應用領域需求持平或溫和增長,並透露近期管理層看到兩個現象:
1)汽車等產業向國產鏈轉移切換的進程從驗證階段進入了體量接收,部分產品正式量產;
2)在國家刺激消費政策紅利的帶動下,客戶補庫存意願較高,消費、互聯、手機等補單、急單較多,整體來看,第1季淡季不淡,但與此同時,外部環境給今年下半年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同業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這幾年地緣政治給行業格局帶來了深刻的變化,中芯國際表示著力加強了供應鏈安全性、可靠性、韌性的管理,為了努力把握日益增長的在地制造需求,其持續高投入,推動了公司收入規模的快速成長,但也給毛利率帶來了很高的折舊壓力。
管理層預計,2025年折舊年增兩成左右,除了折舊,毛利率還受到定價、產能利用率等因素的影響,但其會始終以持續盈利為目標,通過提高產能利用率來對抗折舊,豐富產品組合來對抗周期。
在地化生產帶來了更多的市場需求,但同質化競爭使得結構性過剩的產能,即使在市場回暖的情況下,依然面臨激烈的競爭,中芯國際表示,會通過打造技術領先來提升核心競爭力,綁定客戶、通過增加新產品,來對抗價格壓力,並保持一貫的定價政策,隨行就市,不主動降價,但在必要時也會和戰略客戶一起直面價格競爭,以保持住其在各個領域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優勢。
趙海軍在業績發佈會上提到:「展望2025年,我們現在看到的急單很多。」
可能原因:
1)大家覺得未來國際政策不穩定,所以提前將下半年和全年的一些需求提前運出,趕緊建庫存;
2)中國市場有一些激勵的政策,對電動自行車、PC、PAD、手機有一些激勵的政策,所以客戶會希望將庫存配得高一點,以把握機會。
同時,趙海軍表示今年第1季的產能利用率也在升高,但同時大量的急單也將其定價較低的8英寸填滿了,所以整體來看平均售價可能會下降一些。此外,中芯國際每個季度都在增加產能,為了填補工廠產能擴張的體量,中芯也會拉來更多的訂單,包括一些定價較低的訂單,所以來年第1季和全年的產品平均售價上會有下降的趨勢,但幅度不會很大。
展望下半年,他透露擔心兩件事:由於上半年的拉貨,下半年可能缺單,同時下半年產能又會增加,可能會有定價的競爭。所以基本可以確定下半年的價格可能不會往上走。
對於未來的這些挑戰,趙海軍表示,中芯國際會通過三個方面來克服:
1)通過更快的技術更新、更好地優化性能;
2)更好地跟客戶進行戰略發展的綁定;
3)中芯國際在推出產能的時候也提升平台的完整性,以優化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