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市場普遍對2025年港股IPO市場持樂觀態度,背後是港股上市機制改革顯效等因素所驅動。
在剛過去的2025年1月,港股IPO市場正如市場所預料,港交所迎來多家企業的衝刺。
36企業遞表,7家A股公司衝刺港股
進入2025年,港股IPO市場延續了2024年12月的良好趨勢,迎來了更多的企業衝刺港股市場。
根據Wind數據統計,於2025年1月,有多達36家企業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包括重復遞表企業),數量較2024年12月明顯上升。在遞表的企業中,不乏恒瑞醫藥(600276.SH)、蜜雪冰城、奧克斯電氣及老鄉雞等知名企業,這些企業的出現為港股IPO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遞表的36家企業涵蓋了醫療保健、休閑用品、商業銀行、人工智能、餐飲等多個行業,這些企業有望進一步豐富港股市場的行業結構,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在大量内地龍頭企業進一步推動國際化發展戰略的背景下,在港股上市有助於提高企業的國際形象與國際融資能力,賦能國際化發展戰略。
這一戰略獲得監管層面的雙向支持:2023年4月中國證監會提出支持内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同年10月港交所協同香港證監會宣佈優化港股IPO審批流程,加快合資格A股公司審批流程。
在此機遇之下,有越來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將第二上市目的地瞄準了香港資本市場。
在2025年1月,A股上市公司赴港二次上市的熱情不減,當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的企業包括:恒瑞醫藥、海天味業(603288.SH)、三花智控(002050.SZ)、安井食品(603345.SH)、峰岹科技(688279.SH)、均勝電子(600699.SH)及邁威生物(688062.SH),合計有7家企業。
其中,對於推動港股上市的原因,海天味業表示是:「為進一步推進全球化戰略,提升國際品牌形象和綜合競爭力」。
德勤此前預計,更多内地半導體、人工智能和新能源領域的龍頭公司將會赴港上市,明年(2025年)港交所新股發行數量和融資額將有顯著增長,反映國際投資者對港股市場的信心增強。
另據LiveReport大數據統計,截至1月26日,有24家A股公司在籌備香港上市,13家已遞表(其中5家完成了境外上市備案),7家已發佈公告但尚未遞表,4家傳聞有意赴港。
2月5日,據彭博社報道,知情人士透露,寧德時代(300750.SZ)正在考慮在本月或3月初提交其香港上市的申請。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數家正在衝刺港交所的A股上市公司外,還有更多内地企業正籌備赴港上市。
中國證監會備案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月24日,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備案的境内企業數量達110家,顯示出港股新股市場儲備量充足。
股價分化,佈魯可成最火IPO
與2024年12月有10家企業成功登陸港交所相比,2025年1月完成港股上市的企業數量有所放緩,為8家,並且這些企業均是在1月上旬上市。
Wind數據顯示,這8家企業IPO累計募資57.3億港元,平均募資7.2億港元。募資額超過10億港元的企業有兩家,分别是宜賓銀行(02596.HK)和佈魯可(00325.HK),實際募資額分别為17.83億港元及16.74億港元。
儘管2025年1月沒有大型IPO項目的出現,但港股IPO市場不乏認購火爆的企業,背後或是由於2024年港股IPO市場賺錢效應刺激了投資者的認購熱情。
「中國版樂高」佈魯可成為今年以來港股的認購王,孖展超購倍數高達6026.49倍,接近2024年認購王草姬集團(02593.HK)的認購倍數。
其他7家企業IPO認購情況則表現一般,不過多數都獲得超額認購,其中腦動極光-B(06681.HK)超購倍數為8.08倍。總體上看,2025年1月港股新股認購熱情不減,平均每只新股認購人數超過2.2萬人。
股價表現方面,1月上市的8只新股股價走勢分化明顯。
上市首日錄得上漲的企業有5家,其中佈魯可受到資金熱捧,當日大漲超40%。而海螺材料科技(02560.HK)及新吉奧房車(00805.HK)遭到資金「抛棄」,上市首日大幅破發,至今累計跌幅分别超50%及30%。
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於2月3日表示,近日港交所成交額和新股上市表現良好,港交所會持續提升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吸引企業上市。
港交所主席唐家成則表示,港交所會持續推出新產品,開發新平台,落實市場改革,拓展國際網絡,增強金融市場實力及競爭力,吸引更多投資者及企業來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