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港股市場整體呈現出低迷的態勢,昔日果鏈龍頭瑞聲科技(02018.HK)的股價則展現出較強的韌勁,盤中一度漲逾7%,觸及45港元的高點,這一價位創下了自2021年9月以來的新高。截至收盤,該股漲幅維持在4.99%。
拉長周期看,瑞聲科技股價走勢頗為陡峭,自2024年以來,累計漲幅已超9成。
從驅動因素看,瑞聲科技今日股價的逆市上揚,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多方消息的刺激。
2 月 5 日,里昂發佈了一份頗具影響力的報告。報告指出,據行業調研顯示,華為可能會在即將推出的高端手機Pura 80主攝鏡頭中,採用瑞聲科技的WLG的混合鏡頭,是對瑞聲的玻璃鏡頭業務的重大突破,且預期可促使投資者重新評估瑞聲的光學業務的增長前景和行業定位。
此外,里昂還強調,瑞聲是蘋果供應鏈中的重要供應商,提供新人工智能(AI)專用零件。同時,瑞聲透露正探索新業務如機械人驅動器和增強現實(AR)眼鏡領域。因此,該行將瑞聲的評級由「跑赢大市」上調至「高確信跑赢大市」,目標價由47.7港元上調至54.6港元,並對其2025及2026財年盈利預測上調4%與6%,看好公司增長前景。
在行業層面,智能手機市場也傳來了全面復蘇的積極信號。2月5日,市場分析機構Canalys微信公眾號發文稱,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7%,達到12.2億部,實現了在連續兩年下滑後的反彈。其中,蘋果憑借新興市場的增長以及北美和歐洲的穩定表現,連續第二年居市場榜首。
Canalys分析師Runar Bjørhovde表示:「2024年是智能手機市場的復蘇之年,實現了疫情後年度全球出貨量的最高水平。大眾市場需求激增,主要受到疫情期間購買的智能手機進入換機周期以及渠道補貨的推動。
展望2025年,隨著AI大模型與手機的深度融合,加上國内針對數碼產品的購新補貼政策的落地實施,投行和券商對今年消費電子行業及蘋果概念股給予正面看法。
中信建投稱,長期來看,AI終端的成長邏輯清晰,2025年消費電子行業將步入新的正周期。
招銀國際發表研報指,儘管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短期内將帶來一些不確定性,但認為對蘋果產業鏈影響有限,目前對iPhone更換周期依然持樂觀態度,由於Apple Intelligence在上半年更多市場推出及中國手機補貼政策推出,該行預計新AI功能和即將推出的5款新iPhone機型將有望拉動2025年iPhone出貨量。
受市場樂觀預期的催化,在今日的二級市場上,除了瑞聲科技之外,其它蘋果產業概念股也紛紛走高。其中,比亞迪電子(00285.HK)漲2.63%,高偉電子(01415.HK)、舜宇光學科技(02382.HK)同樣錄得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