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節期間,來自中國的AI公司DeepSeek大放異彩,給了美股科技股一擊重擊,「AI總龍頭」英偉達(NVDA.US)的股價遭遇暴跌,台積電、AMD等AI概念也大幅下挫。
而在另一邊,有機構認為,此次DeepSeek憑借低成本、高性能優勢引發市場「巨震」,將推動投資者重新評估中國科技企業的潛力和價值。
或受此影響,節後回來,港股市場的恒生科技指數延續漲勢,於2月4日飙升逾5%,年内則已累漲超過10%,整體表現亮眼,這也引發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
這些成分股表現最佳
從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的走勢來看,中芯國際(00981.HK)在2月3日、4日期間連續飙漲,截至發稿時間,年内更是已累漲逾40%,表現最佳。
有分析指出,DeepSeek橫空出世後,自主可控重要性更加凸顯。此外,由於DeepSeek開源和低成本特性,國產顯卡用於推理的性價比和ROI大幅上升,明顯利好國產算力產業鏈。
在這個大背景下,作為國内芯片代工龍頭,中芯國際獲得資金青睐實屬正常,華虹半導體(01347.HK)亦是如此,其股價在2月4日飙升12.66%。
值得一提的是,2月5日A股開市,DeepSeek概念飙漲近15%,板塊内安恒信息(688023.SH)等股錄得漲停,海光信息(688041.SH)也迎來大漲。
小鵬汽車-W(09868.HK)也在2月4日跳空大漲12.40%,截至發稿時間,年内累漲近39%,漲幅位居恒科成分股第二位。
消息面上,2025年1月份,小鵬汽車以30350輛的交付量領跑新勢力陣營,同比大增268%,連續三個月突破3萬輛大關。其全新車型MONA M03表現尤其出色,上市兩個月累計交付超1.5萬輛,堪稱現象級產品。
而改款旗艦P7+自2024年11月發佈後,僅用兩個月即達成2萬輛交付里程碑。
此外,此次蛇年春節期間,機器人、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驚豔亮相,小鵬汽車在相關領域也早就進行了佈局。
另一只引發廣泛關注的恒科成分股是小米集團-W(01810.HK)。近年來,小米集團的股價一改頹勢,一路狂飙猛漲,連創新高,其市值於2月4日盤中一度漲破萬億港元。
摩根士丹利日前發佈研報指出,小米集團來自電動車業務的内在價值更高,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和手機發展更加積極,因此上調目標價。
摩根士丹利表示,小米2024年電動車交付強勢,達到13.5萬輛,這是一個里程碑。2025年小米的目標是交付30萬輛,是2024年的兩倍多。摩根士丹利預計第三款SUV電動車交付也有可能取得巨大成功。長期來看,小米「手機+電動車+人工智能物聯網」結合將讓公司比同級更有競爭力。
除上述公司外,年内股價漲逾10%的恒科成分股還有金蝶國際(00268.HK)、金山軟件(03888.HK)、阿里巴巴-W(09988.HK)、京東集團等。
港股科技板塊的前景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港股市場科技股的前景,近期仍有多家機構表達了積極看法。
銀河證券分析師認為,在國内經濟處於轉型期的環境中,聚焦中長期視角下具備更強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其中,科技方面,中國國内自主可控邏輯的重要性提升,以減少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同時,當前我國政策高度支持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政策支持下科技創新主題配置價值突出。
華泰證券指出,自2023年以來,中美科技股估值顯著分化,或源於投資者對AI發展水平和遠期盈利預期的差異。中美科技股在各自市場市值佔比的差異,也反映出國内優質科技企業或尚待大規模湧現。此次DeepSeek憑借低成本、高性能優勢引發市場波動,或推動投資者重新評估中國科技企業在AI賽道的技術潛力,科技股或迎來價值重估行情。
國信證券在2月4日的研報中稱,隨著美債利率的下行以及1月港股各個板塊業績的普遍上修,港股的估值修復在路上。且歷史統計,春節後行情上行的確定性很強。
板塊方面,包括1)、恒生科技:隨著DeepSeek的發佈,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也迎來了A的新局面,多家企業更新或者發佈了大模型,給了讓投資人更積極的期待;2)、汽車、醫藥、消費均回到了業績驅動框架中,這些板塊此前漲幅較小,隨著國内消費政策的不斷落地加之其業績的改善,未來一段時間也會有不錯的表現;3)、金融、高股息在國債收益率為1.7%的背景下,依然有較好的配置價值。
浙商國際的分析師也在研報中表示,整體來看,港股市場雖然資金面和情緒面未有明顯改善,但可以看到基本面表現有亮點,且政策面仍在不斷加碼,因此對於港股市場的短期觀點由謹慎轉為謹慎樂觀。而中長線來看,港股走勢仍將回歸基本面。後續若能實現政策端加碼疊加經濟數據持續改善的共振,市場有望啓動第二階段業績驅動行情。
板塊配置方面,浙商國際分析師看好行業相對景氣且受益於政策利好的汽車、電子、家電、科技等;業績和股價走勢穩健且受益於政策利好的低估值國央企紅利板塊;基本面相對獨立且受益於降息周期的香港本地銀行及公用事業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