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市場接連迎來多只新股。數據顯示,紐曼思(02530.HK)、海螺材料科技(02560.HK)上市便遭遇下跌,而腦動極光-B(06681.HK)、佈魯可(00325.HK)則在上市後迎來大漲。
其中,佈魯可在1月10日上市後直接高開逾80%,此後出現回落,但收盤仍有40.85%的漲幅,表現最為強勢。
根據富途數據,上市前佈魯可主要券商孖展(融資融券)申購額度達8786.54億港元,孖展申購倍數達到6035.54倍,孖展超購倍數及孖展申購額均超過2024年港股新股「凍資王」毛戈平(01318.HK)。
按照凍結資金額計,佈魯可也超越諾輝健康2021年上市時的8400億港元,位列港股史上第二,認購倍數也成為歷史前三。
可見,作為港股開年第一「熱票」,佈魯可在上市前就獲得了廣泛關注及看好,其原因何在?
「谷子經濟」大熱,經營層面實現盈利
佈魯可是中國拼搭角色類玩具的領導者,公司通過500多個的專利佈局,原創IP能力,和與約50個知名IP的非獨家合作關系,聚焦為消費者提供好而不貴的廣泛拼搭角色類玩具產品。
佈魯可旗下擁有百變佈魯克、英雄無限、奧特曼、變形金剛等主要IP,其中百變佈魯克、英雄無限為自有IP,如下圖。
從行業因素來看,近兩年「谷子經濟」爆火,代表企業泡泡瑪特(09992.HK)和名創優品(09896.HK)迎來了業績和股價的雙豐收,其中泡泡瑪特的股價自2024年以來飙漲了近3.3倍。
佈魯可坐擁英雄無限、奧特曼、變形金剛等IP,也是「谷子經濟」的代表企業之一,這也被視為公司獲得廣泛看好的原因之一。
從經營層面來看,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佈魯可的營收分别為3.30億元(人民幣,下同)、3.26億元、8.77億元、10.46億元,收入端的增速表現亮眼。
而在利潤端,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佈魯可分别虧損5.07億元、4.23億元、2.07億元、2.55億元,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不過,如果剔除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損失、股權激勵費用計提,佈魯可在經營層面已經於2023年實現盈利,其2023年和2024上半年的經調整利潤分别為0.73億、2.92億元,且2024年上半年的經調整利潤率達到27.93%。
因此,從實際的經營層面來說,佈魯可已經實現扭虧為盈,這也是獲得看好的前提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佈魯可曾被稱為「中國版樂高」,但從2023年起,其拼搭角色類玩具的收入佔比就從前一年的36.1%提升至87.7%,並在2024年上半年達到97.8%,佔據了絕對主流地位,而積木玩具的收入佔比則在持續大幅下降。
而從IP分類來看,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奧特曼相關產品的收入佔比從34.2%提升至57.4%,遠超其他IP系列,是拼搭角色類玩具中的「主力軍」,也是業績的主要貢獻者。
眾所周知,在全球範圍内,奧特曼都是擁趸眾多的大IP,也因此成為了許多公司的財富密碼。
除了佈魯可外,此前闖關港股市場的卡遊有90%的收入來自卡牌,而奧特曼系列卡牌SKU在卡遊旗下的佔比超過6成,在整體卡牌市場中的佔比超過7成。
而在此前衝刺港股市場時,卡遊也曾火爆一時,和此次佈魯可上市一樣引發了廣泛關注,這或許就是奧特曼的「魔力」。
拼搭玩具前景廣大,賽道仍是一片「藍海」?
除「谷子經濟」爆火、經營層面扭虧為盈,以及奧特曼IP的「魔力」外,佈魯可被看好也和拼搭角色類玩具賽道的前景向好有關。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全球及中國的角色類玩具的市場規模於2023年達到3458億元及人民幣403億元,預計於2028年分别將達到5407億元及91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9.3%及17.7%。
其中,全球及中國的拼搭角色類玩具的市場規模於2023年達到278億元及58億元,於2028年將分别達到996億元及32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9.0%及41.3%。
華福證券認為,拼搭角色類行業高增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此類產品滿足了玩家對喜愛的IP形象高還原具象化的需求,可動/可拼搭玩法賦予玩家更大體驗感與情緒價值;二是多層次需求仍有擴容空間,拼搭角色玩具傳統理解上受眾為兒童,但頂級IP角色的廣大粉絲、模玩愛好者也是目標受眾。
總的來看,拼搭角色類玩具市場的前景很廣闊。而由於國内產品普遍存在定價較高、版權等問題,目前行業正處於優質稀缺供給滿足旺盛需求階段,行業亟需正版IP授權+優質產品+廣泛價格帶的供給者滿足各層次需求。
可見,這條「黃金賽道」的競爭格局也比較不錯,還是一片「藍海」。
而佈魯可作為中國拼搭領航者,已成為全球知名IP版權方的優選合作夥伴,目前儲備中、美、日多個知名熱門IP,儘管2024年上半年奧特曼系列對營收貢獻比例達57%,但如變形金剛等其他IP產品也在快速增長。
行業前景和競爭格局雙優,也被視為佈魯可獲投資者廣泛看好的一個主要原因。
結語
不過,佈魯可的股價在1月10日的大幅高開而後低走中沒有表現出非常強烈的抵抗力,顯示大量資金已經逢高出局,一旦後續公司的「熱度」降低,股價是否會滑落,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