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在4月30日迎來其第二任期的百日執政時刻,但現在看來,美股美債美元的暴跌、華爾街預測的經濟衰退概率增加等反映了人們對川普百日執政的不滿,經濟表現與其第一任期截然不同。
在減稅、去监管和扩大财政刺激等政策下,川普1.0政府總體上贏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美股持續走高。在這位「商業友好型」總統重返白宮前後,人們理所應當地認為川普2.0政府也會同樣來帶經濟增長和股市繁榮。
但實際上,在川普執政的三個月內,經濟樂觀情緒急速轉為負面:美國股債匯歷史性三殺、美元作為全球儲備和美債作為全球避風港的地位動搖、華爾街接二連三下調股市目標價和GDP增速預期、消費者信心和企業CEO信心崩塌、經濟衰退迫在眉睫等。
有媒體戲稱,川普打著的「美国优先」口號正在变成「美国落后」,「川普交易」演变为「抛售美国」,美國例外論正在消退。華盛頓郵報報道直言,無論以什麼合理的標準衡量,「川普上任後的一百天都是一次巨大的失敗」。
接下來,本文將細數川普經濟政策帶來的「五宗罪」或五大經濟惡果。
截至2025年4月,美國第47任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簽署了130多項行政命令,為20世紀40年代以來曆屆總統最多,而他在第一任期只簽署了32項。自1月20日上台以來,關稅政策是其經濟政策的施政核心,減稅等政策可能要到第二季才會有明顯進展。
超高關稅稅率和政策的不確定性是川普關稅政策的最大亮點。在川普4月2日宣佈對等關稅後,摩根大通指出,美國有效關稅稅率提高約25%,達到平均27%的進口關稅率,這是100多年來的最高有效關稅水平。
在對等關稅生效後不到一天,川普改口並提供「90天關稅暫緩期」。在與中國多次互相加征關稅(對華關稅最高加征至245%)後,川普又改口將大幅下降對華關稅。美國貿易政策反反復復,給企業的運營計劃帶來挑戰,也嚴重打擊投資人的信心和選民對美國政策的信任。
多項民調顯示,川普整體支持率,尤其經濟問題上的支持率銳減至低點。據ABC News/Washington Post/Ipsos poll的4月調查,55%受訪者不認同川普的執政方式,百日工作支持率創過去80年所有總統的最低。
據Pew Research Center4月調查,59%的美國人不讚成提高關稅的措施。CNBC調查顯示,人們對川普經濟方面的反對率升至55%,這是川普在該項調查以來首次在經濟方面的淨負面評價。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Larry H Summers)表示,川普執政百日是「二戰以來最糟糕的100天」,市場已經對其表現做出了判斷。
更高的進口關稅稅率意味著更高的進口成本,不少企業選擇調升商品價格,將這部分額外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福特汽車表示,若美國繼續對進口汽車和零部件征收關稅,他們將從7月起漲價。據預測,美國汽車的平均售價可能會上漲超3000美元或漲幅10%至15%。德銀預計,2025年美國汽車銷量可能會從2024年1600萬輛下降至1540萬輛。
據Smartscout數據,亞馬遜在4月第二週上調了上千種產品的價格,平均漲幅達到30%。主打低價商品的零售商Shein和Temu紛紛上調美國市場商品價格;奢侈品牌愛馬仕也宣佈從5月1日起提高在美所有業務線的銷售價格,以抵消關稅影響。
聯準會主席鮑爾警告,關稅給美國通膨帶來的影響可能比預期更持久,他們對貨幣政策調整持謹慎態度。有經濟學家甚至警告,按照目前的政策基準,2025年核心PCE預測應調升至4%至5%。
受到關稅政策對需求的拖累,高盛、摩根士丹利和野村等機構下調了美國2025年GDP增長預期。高盛預計今年美國經濟逼近零增長,摩根大通預計衰退概率高達80%。市場預計,美國第一季GDP增速從2024年Q4的2.4%放緩至0.4%,為近三年最低。
創百年記錄的高額關稅給有海外供應鏈佈局或依賴海外客戶的美國企業帶來壓力。據CNBC調查,37%的企業CEO表示,他們今年將進行裁員,零售貿易、批發貿易、製造業和農業等領域將是最先裁員的領域。
知名資管公司Apollo描繪了美國經濟在今年夏天衰退的場景:4月關稅實施,企業集中採買;5月,美國港口集裝箱到港數萎縮;5至6月,市場需求下降,貨運業和零售業開始裁員。
到目前為止,沃爾沃、Stellantis和雅詩蘭黛等公司因關稅風險宣佈裁員。寶潔和Chipotle等公司下調財測,沃爾瑪和美國航空等公司則直接撤回或取消了業績展望。
據法律公司LegalShield報告,2025年第一季客戶對破產的咨詢量激增至2020年初起來的最高,並預計今年夏季可能會出現破產申請潮。
據Chief Executive對美國CEO的調查,67%的受訪者反對川普的關稅政策,76%受訪者表示關稅政策對企業造成負面影響。
對於美國家庭和消費者而言,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預計,新關稅將使得美國普通家庭每年額外承擔3800美元的開支。美前財長薩默斯預計,新關稅政策可能導致200萬美國人失業,每個家庭面臨超5000美元的收入損失。
密西根大學4月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信心連續第四個月下滑至52.2,創2022年7月以來最低;未來一年通膨預期飆升至6.5%,為1981年以來最高,印證了「滯脹」的經濟預期。
與川普第一任期相似,川普此次再次就降息問題給聯準會主席鮑爾施壓。但這次,川普直接威脅要解僱鮑爾,「鮑爾的離職越快越好」,直呼他是「太遲先生」和「大輸家」。
川普想要解僱聯準會主席並不是嘴上說說,白宮方面已確認他們正在研究此事。不過,或許出於市場的壓力,川普後來改口稱,他無意解僱鮑爾。
川普如果真的解僱鮑爾,這意味著要尋求美國最高法院的法律突破,推翻近百年來前所未有的先例。此舉勢必威脅聯準會的獨立性,並進一步威脅美元信用體系。
摩根大通警告稱,如果聯準會獨立性受損,這將給本就受到關稅和通膨預期影響的通膨前景帶來更大風險——長期利率走高,經濟活動和財政狀況承壓。
1、美股
2月下旬以來,標普500指數進入下降通道並一度陷入技術性熊市(跌幅超20%),特斯拉股價腰斬,AI龍頭輝達股價三個月內跌超20%。
2024年底,華爾街普遍繼續看漲2025年美股,但到目前為止,高盛、摩根大通和Evercore ISI等頂級金融機構均下調了2025年標普500指數目標價:高盛下調至5700點,摩根大通調降至5200點等。
花旗甚至警告,不確定性正在取代人們年初對「金發姑娘」軟著陸的期待,美股繼續下跌的話,可能會成為首次由美國總統政策直接觸發的「熊市」。
2、美債
4月中上旬,美股經理了一波對衝基金基差交易平倉帶來的「美債風暴」,10年期美債殖利率單週升50個基點。在緩和了僅一週後,川普對抗聯準會主席的消息又加劇美債拋售。
花旗表示,美債的劇烈下跌可能預示著一種格局的轉變,美國國債可能不再是避險時期的「避風港」。
3、美元
伴隨美債暴跌的還有美元。1月20日至4月25日,美元指數(DXY)暴跌近10%,創1973年美國總統任期100天內的最差表現。在過往近50年的美國曆史中,總統執政百日的美元平均回報率為0.9%。
美元指數DXY,來源:TradingView
川普上任百日的美元大貶值堪比「尼克鬆衝擊」,或布雷頓森林體係的瓦解。1971年,尼克松政府放棄金本位製,實行黃金和美元比價的自由浮動機制,結束了二戰後以來的布雷頓森林體係。
1973年,國際投資者拋售美元、搶購黃金的熱潮加速了美元貶值,西方國家最終放棄固定匯率製並實施浮動匯率製。
摩根大通4月報告稱,美元走勢的下行風險上升,建議投資人重新審視貨幣配置,比如配置黃金、歐元、日圓和人民幣等資產。
在川普宣佈「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後,4月9日美股大反彈,標普500指數以9.52%的漲幅創下二戰後第三大單日漲幅。但在股市曆史級大漲前後,一些期權和股票的異動、以及川普「圈內人」的精準交易引發內幕交易的猜疑。
在川普發文之際,標普500指數ETF的零日期權(0DTE)出現異動,有人在價格493的時候大舉買入執行價在532至536美元的零日期權合約,預期漲幅為10%左右。
多名參議員表示要徹查川普公佈消息前後的資本市場異動,尤其是一些議員們持倉的大賺。民主黨參議員Elizabeth Warren發文呼籲,要調查川普是否操縱市場以使其華爾街捐助者受益,而美國人民和小企業為此付出了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