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NDRC)已將負面清單上的項目數量從117項削減至106項。
中國的負面清單是由政府發布的,列出了外資受限或禁止的領域和行業。這是中國管理和逐步放寬外資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當局部分放寬了八項國家措施,包括電信服務、電視製作、製藥、藥品和醫療器械的互聯網信息服務以及森林種子進口。
此外,17項地方措施被取消,例如交通物流、貨運代理、貨運信息服務、森林資源損失識別、車輛租賃服務。
截至發稿時,AUD/USD交易上漲0.06%,報0.6363。
一般來說,貿易戰是由於一方的極端保護主義而引發的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的經濟衝突。這意味著貿易壁壘的建立,例如關稅,這會導致反制措施、進口成本上升,從而提高生活成本。
美國(US)與中國之間的經濟衝突始於2018年初,當時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中國設置貿易壁壘,聲稱其不公平的商業行為和知識產權盜竊。中國隨即採取報復行動,對多種美國商品徵收關稅,例如汽車和大豆。 緊張局勢升級,直到兩國在2020年1月簽署了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該協議要求對中國的經濟和貿易體系進行結構性改革和其他變更,並假裝恢復兩國之間的穩定和信任。 新冠病毒大流行使衝突的焦點轉移。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接替特朗普就任的總統喬·拜登保持了關稅不變,甚至增加了一些額外的徵稅。
唐納德·特朗普作為第47任美國總統重返白宮,引發了兩國之間的新一波緊張局勢。在2024年選舉競選期間,特朗普承諾一旦重返職位,將對中國徵收60%的關稅,他於2025年1月20日實現了這一承諾。 美中貿易戰將在之前的基礎上重新開始,報復性政策將影響全球經濟格局,全球供應鏈的中斷導致支出減少,特別是投資,並直接影響消費者物價指數的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