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首次政策會議後,美聯儲(Fed)宣布將政策利率維持在4.25%-4.5%不變,這一決定廣受預期。在其政策聲明中,美聯儲承認最近幾個月的通脹數據停滯不前。此外,央行刪除了早先關於通脹"已向2%目標取得進展"的措辭,改為表示價格上漲的速度"仍然較高"。
在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主席傑羅姆-鮑威爾重申,他們不需要急於調整貨幣政策,理由是由於特朗普政府下可能發生的重大經濟政策變化,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FXStreet (FXS) 美聯儲情緒指數從事件前的約107上升至120以上,表明美聯儲在1月會議後採取了更為鷹派的基調。
美聯儲決策者對政策前景的評論證實了鷹派言論,FXS美聯儲情緒指數僅略微下降至120。
美聯儲副主席菲利普-傑斐遜週二晚間表示,他們面臨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補充說強勁的經濟將使他們能夠採取謹慎的政策寬鬆方式。同樣,舊金山聯儲主席瑪麗-戴利表示,"美聯儲可以花時間觀察數據和政策變化。"最後,芝加哥聯儲主席奧斯坦-古爾斯比指出,影響價格或就業的財政決策需要仔細考慮,認為由於不確定性,他們應放慢降息步伐。
「美國的貨幣政策是由美聯儲製定的。美聯儲有兩項使命:實現物價穩定和促進充分就業。它實現這些目標的主要工具是調整利率。當物價上漲過快,通脹超過美聯儲2%的目標時,美聯儲就會提高利率,從而增加整個經濟的借貸成本。這導致美元(USD)走強,因為它使美國成為對國際投資者更具吸引力的投資場所。當通貨膨脹率低於2%或失業率過高時,美聯儲可能會降低利率以鼓勵借貸,這將給美元帶來壓力。」
美聯儲每年召開八次政策會議,由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評估經濟狀況並做出貨幣政策決定。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由12名美聯儲官員參加,其中包括7名理事會成員、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以及其余11名地區儲備銀行行長中的4名,這些地區儲備銀行行長的任期為一年,輪流擔任。」
「在極端情況下,美聯儲可能會采取量化寬松政策(QE)。量化寬松是美聯儲在陷入困境的金融體系中大幅增加信貸流動的過程。這是一種非標準的政策措施,在危機或通脹極低時使用。這是美聯儲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首選武器。它涉及到美聯儲印刷更多的美元,並用這些美元從金融機構購買高評級債券。量化寬松通常會削弱美元。」
量化緊縮(QT)是量化寬松的反向過程,即美聯儲停止從金融機構購買債券,不再將其持有的到期債券的本金再投資於購買新債券。這通常對美元的價值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