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市場反應不一,開放交易後,受關稅公告影響,增長敏感型貨幣如人民幣(CNH)、韓元(KRW)、新加坡元(SGD)、馬來西亞林吉特(MYR)和泰銖(THB)承受一定壓力。OCBC的外匯分析師Frances Cheung和Christopher Wong指出,美元指數(DXY)最後見於102水平。
"關稅國與美國之間可能會經歷一段談判和報復反應的時期。我們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最終的關稅結果;但在此期間,我們應該繼續看到美元的分化:美元對G3主要貨幣(歐元、日元和英鎊)走弱,但對亞太地區貨幣保持買盤。黃金、日元和瑞士法郎等避險資產繼續受到支撐。"
"日線圖上的溫和看漲動能減弱,同時相對強度指標(RSI)下跌。我們之前提到的回調風險已經顯現。阻力位在103.90/10水平(21日移動平均線,10月低點到1月高點的61.8%斐波那契回撤位)、104.60和105水平(50%斐波那契,200日移動平均線)。"
"在近期的這周,關注今晚的ISM服務業數據和明天的非農就業數據。另一個疲軟的數據顯示可能會加剋美國的增長擔憂,並削弱美國股市情緒。但展望未來,增長最終是重要的。如果美國的增長因自身原因(即更高的關稅、保護主義措施)而變得疲軟,而世界其他地區的增長繼續保持,那麼美元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