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元/美元貨幣對在週二獲得強勁的正面動力,並在歐洲時段的前半段穩步上升。該動能將現貨價格推回至0.5600以上,受新一輪美元(USD)拋售的支持,儘管基本面背景對看漲交易者來說仍需保持謹慎。
投資者現在似乎相信,關稅驅動的美國經濟放緩將迫使美聯儲(Fed)很快恢復降息周期。事實上,市場目前正在定價美聯儲將在今年年底前至少降息四次的可能性。這與全球風險情緒的積極轉變一起,未能幫助避險美元利用其從多月低點的近期反彈,並使被視為風險較高的紐元(NZD)受益。
除此之外,有報導稱中國正在考慮提前實施刺激措施,以減輕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關稅的影響,這也支撐了包括紐元在內的對立貨幣。與此同時,紐元/美元貨幣對目前似乎已經結束了自2020年3月以來的兩天跌勢,觸及週一的0.5500心理關口。此外,現貨價格在0.5850區域的近期急劇回調中停滯,儘管升級的美中貿易戰可能會限制漲幅。
特朗普上週三宣布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至少10%的對等關稅,而中國在這一新制度下面臨54%的關稅。特朗普進一步加大了壓力,威脅如果中國不撤回週五宣布的對美國商品的34%報復性進口費,將額外徵收50%的關稅。這反過來使得在沒有相關美國宏觀數據發布的情況下,等待強勁的後續買盤以確認紐元/美元貨幣對已經觸底並為任何進一步的短期升值動作做好準備顯得更加謹慎。
交易者可能還會避免下激進的方向性賭注,選擇等待週三發布的FOMC會議紀要。除此之外,週四和週五將公布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也將被關注,以獲取有關美聯儲降息路徑的線索。這反過來將在影響近期美元價格動態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並為紐元/美元貨幣對提供一些有意義的推動力。
一般來說,貿易戰是由於一方的極端保護主義而引發的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的經濟衝突。這意味著貿易壁壘的建立,例如關稅,這會導致反制措施、進口成本上升,從而提高生活成本。
美國(US)與中國之間的經濟衝突始於2018年初,當時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中國設置貿易壁壘,聲稱其不公平的商業行為和知識產權盜竊。中國隨即採取報復行動,對多種美國商品徵收關稅,例如汽車和大豆。 緊張局勢升級,直到兩國在2020年1月簽署了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該協議要求對中國的經濟和貿易體系進行結構性改革和其他變更,並假裝恢復兩國之間的穩定和信任。 新冠病毒大流行使衝突的焦點轉移。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接替特朗普就任的總統喬·拜登保持了關稅不變,甚至增加了一些額外的徵稅。
唐納德·特朗普作為第47任美國總統重返白宮,引發了兩國之間的新一波緊張局勢。在2024年選舉競選期間,特朗普承諾一旦重返職位,將對中國徵收60%的關稅,他於2025年1月20日實現了這一承諾。 美中貿易戰將在之前的基礎上重新開始,報復性政策將影響全球經濟格局,全球供應鏈的中斷導致支出減少,特別是投資,並直接影響消費者物價指數的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