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元/美元貨幣對在週四的北美時段迅速上漲至接近0.5850。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週三公布對等關稅,連同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基準稅,紐元貨幣對走強,而美元(USD)則大幅下跌。
特朗普的關稅公告對美元造成了沉重打擊,市場擔心更高的進口關稅可能導致美國經濟衰退。美元指數(DXY)追蹤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價值,暴跌至接近101.30,為六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股市在開盤時面臨血腥洗禮,投資者預計更高的關稅負擔將由國內進口商承擔。這種情況將增加美國公司的投入成本,導致其運營利潤大幅下降。
與此同時,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可能迫使美聯儲(Fed)官員修訂其貨幣政策立場。到目前為止,美聯儲決策者一直在引導限制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因為他們對潛在的關稅驅動的通脹非常擔憂。
在經濟數據方面,美國3月份的ISM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數據低於預期。服務業PMI顯著低於預期的53.0和前值53.5,實際為50.8。
在亞太地區,因特朗普宣布對中國進口徵收34%的進口關稅,新西蘭(NZ)經濟的前景受到打擊。這將是對已經施加的20%關稅的補充,後者是針對向美國傾銷藥物的。然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北美交易時段表示,如果中國願意削減芬太尼的出口,可能會免除20%的關稅。
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新擔憂對紐元(NZD)造成壓力,因為新西蘭(NZ)經濟的出口部門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中國。
一般來說,貿易戰是由於一方的極端保護主義而引發的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的經濟衝突。這意味著貿易壁壘的建立,例如關稅,這會導致反制措施、進口成本上升,從而提高生活成本。
美國(US)與中國之間的經濟衝突始於2018年初,當時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中國設置貿易壁壘,聲稱其不公平的商業行為和知識產權盜竊。中國隨即採取報復行動,對多種美國商品徵收關稅,例如汽車和大豆。 緊張局勢升級,直到兩國在2020年1月簽署了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該協議要求對中國的經濟和貿易體系進行結構性改革和其他變更,並假裝恢復兩國之間的穩定和信任。 新冠病毒大流行使衝突的焦點轉移。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接替特朗普就任的總統喬·拜登保持了關稅不變,甚至增加了一些額外的徵稅。
唐納德·特朗普作為第47任美國總統重返白宮,引發了兩國之間的新一波緊張局勢。在2024年選舉競選期間,特朗普承諾一旦重返職位,將對中國徵收60%的關稅,他於2025年1月20日實現了這一承諾。 美中貿易戰將在之前的基礎上重新開始,報復性政策將影響全球經濟格局,全球供應鏈的中斷導致支出減少,特別是投資,並直接影響消費者物價指數的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