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美元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延續跌勢,週四亞洲時段在1.0280附近交易。由於歐洲央行(ECB)官員繼續強化市場對進一步政策寬鬆的預期,歐元區經濟前景疲弱,歐元/美元面臨下行壓力。
在週一的會議上,歐洲央行決策者、芬蘭央行行長奧利·雷恩表示,他預計貨幣政策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退出限制性領域,可能在"仲夏"之前。
然而,隨著美元(USD)在12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通脹數據低於預期後繼續下跌,歐元/美元獲得了支撐,這加劇了市場對美聯儲(Fed)今年可能實施兩次降息的猜測。
美國12月CPI同比上漲2.9%,高於11月的2.7%,符合市場預期。月度CPI上漲0.4%,繼11月上漲0.3%之後。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的美國核心CPI在12月同比上漲3.2%,略低於上月的3.3%和分析師預測的3.3%。核心CPI在2024年12月環比上漲0.2%。
美聯儲在週三發布的最新褐皮書調查中報告稱,11月下旬和12月期間,十二個聯邦儲備區的經濟活動呈現輕微至適度增長。消費者支出適度增加,受強勁的假日銷售推動,超出預期。然而,製造業活動整體略有下降,因為一些製造商在預期更高關稅的情況下囤積庫存。
歐元是屬於歐元區的19個歐盟國家的貨幣。它是僅次於美元的世界上交易量第二大的貨幣。2022年,歐元占外匯交易總量的31%,日均交易額超過2.2萬億美元。歐元/美元是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貨幣對,約占所有交易的30%,其次是歐元/日元(4%),歐元/英鎊(3%)和歐元/澳元(2%)。
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是歐元區的儲備銀行。歐洲央行設定利率並管理貨幣政策。歐洲央行的主要任務是維持物價穩定,這意味著要麽控製通脹,要麽刺激增長。它的主要工具是提高或降低利率。相對較高的利率——或者更高利率的預期——通常對歐元有利,反之亦然。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每年召開八次會議,製定貨幣政策決定。決定是由歐元區國家銀行行長和包括歐洲央行行長克裏斯蒂娜·拉加德在內的六個常任理事國做出的。」
「歐元區通脹數據以消費者價格協調指數(HICP)衡量,是歐元的重要計量經濟指標。如果通貨膨脹率高於預期,特別是高於歐洲央行2%的目標,歐洲央行就不得不提高利率以控製通脹。與其他國家相比,相對較高的利率通常會對歐元有利,因為它使該地區作為全球投資者投資的地方更具吸引力。」
發布的數據可以衡量經濟的健康狀況,並可能對歐元產生影響。GDP、製造業和服務業pmi、就業和消費者信心調查等指標都可能影響歐元的走向。強勁的經濟有利於歐元。這不僅會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還可能鼓勵歐洲央行提高利率,這將直接增強歐元。否則,如果經濟數據疲軟,歐元可能會下跌。歐元區四大經濟體(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經濟數據尤為重要,因為它們占歐元區經濟的75%。」
「歐元的另一個重要數據是貿易平衡。該指標衡量的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出口收入與進口支出之間的差額。如果一個國家生產受歡迎的出口產品,那麽它的貨幣將純粹從尋求購買這些商品的外國買家創造的額外需求中獲得價值。因此,凈貿易余額為正會使貨幣走強,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