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元/日元連續第二天上漲,週二歐洲時段交投於 97.60 附近。澳元/日元上漲歸因於強勁商品價格推動下的澳元(AUD)走強。
S&P/ASX 200 指數週二也上漲 0.48% 至約 8,230 點,結束了三天的連跌。礦業和能源股引領了復甦,而澳大利亞股市跟隨華爾街隔夜的漲勢,投資者將注意力從大型科技股轉向其他板塊。
此外,隨著風險敏感的澳元在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經濟團隊考慮逐步增加進口關稅的報導後,風險偏好情緒支撐下,澳元/日元上漲。
據彭博社報導,特朗普即將上任的政府正在評估分階段實施關稅的方法,旨在防止通脹急劇上升,同時管理貿易政策調整。
此外,由於日本央行(BoJ)下一次加息時間的不確定性,日元(JPY)面臨壓力。市場參與者推測,日本央行可能會推遲到 4 月才加息,等待春季談判期間確認持續的工資增長。
日本央行副行長氷見野良三週二表示,他不會將特朗普總統的就職演說直接與日本央行是否在 1 月加息的決定聯繫起來。氷見野強調,當時機成熟時,日本央行必須毫不拖延地調整其政策。
關於特朗普的演講,氷見野表示有意密切分析新一屆美國政府政策措施的時間表和平衡,並查看是否會出現任何之前未傳達的新信息。
在金融行話的世界裏,兩個被廣泛使用的術語「風險偏好」和「風險規避」指的是投資者在相關時期願意承受的風險水平。在「冒險型」市場中,投資者對未來持樂觀態度,更願意購買風險資產。在「規避風險」的市場中,投資者開始「謹慎行事」,因為他們擔心未來,因此購買風險較低的資產,這些資產更確定會帶來回報,即使回報相對較小。
通常,在「風險偏好」時期,股市會上漲,大多數大宗商品(黃金除外)也會升值,因為它們受益於積極的增長前景。大宗商品出口大國的貨幣因需求增加而走強,加密貨幣上漲。在「規避風險」的市場中,債券——尤其是主要的政府債券——上漲,黃金表現搶眼,日元、瑞士法郎和美元等避險貨幣都受益。
澳元(AUD)、加元(CAD)、新西蘭元(NZD)以及盧布(RUB)和南非蘭特(ZAR)等次要外匯,都傾向於在「風險偏好」的市場中上漲。這是因為這些貨幣的經濟增長嚴重依賴大宗商品出口,而大宗商品在風險偏好時期往往會上漲。這是因為投資者預計,由於經濟活動的增加,未來對原材料的需求將會增加。
在「避險」期間傾向於升值的主要貨幣是美元(USD)、日元(JPY)和瑞士法郎(CHF)。美元,因為它是世界儲備貨幣,因為在危機時期投資者購買美國政府債券,這被視為安全的,因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不太可能違約。日元受到對日本政府債券需求增加的影響,因為日本國內投資者持有的國債比例很高,即使在危機時期,他們也不太可能拋售這些國債。瑞士法郎,因為嚴格的瑞士銀行法為投資者提供了加強的資本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