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美國1月CPI全線超預期,核心CPI增速創近一年最大,今年上半年降息無望,華爾街熱議年底才能降息甚至升息。不過,川普政策或會有助於多次降息。
2月12日週三,美國勞工統計局公佈了2025年1月CPI報告:CPI年率3%,超過預期和前值的2.9%,連續4個月反彈;月率0.5%,為2023年8月以來最大,預期0.3%,前值0.4%,連續7個月增長。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走勢,來源:Trading Economics】
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後的核心CPI年率為3.3%,預期3.1%,前值3.2%;月率為0.4%,前值0.3%,預期0.2%。
1月,佔CPI權重約三分之一的住房成本上升了0.4%,繼續成為通膨走升的重要因素。食品雜貨價格的上漲是這份報告的一大亮點,尤其是蛋類指數上升15.2%,為2015年6月以來的最大漲幅。
整體來看,1月CPI報告全線超過市場預期,通膨下降的趨勢繼續受阻。交易員將聯準會今年首次降息時機從9月推遲至12月。
數據公佈後,美股走低,美債大跌,美債殖利率上揚約10個基點,10年期美債殖利率半個月以來首次突破4.60%。
降息之路艱難
有著「聯準會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撰文稱,1月通膨數據強勁,使得聯準會在年中之前進一步重新調整降息路徑的理由站不住腳。
高盛點評稱,這一通膨數據可能會進一步鞏固聯準會謹慎的寬鬆政策路徑。摩根大通認為,這份CPI報告沒有任何內容表明聯準會應該降息。
嘉信理財策略師Alex Coffey警告稱,現在不得不懷疑聯準會是否在下半年降息,下一步行動說不定是升息。
川普政策抑制通膨?
TradingKey分析師Jason Tang表示,1月整體CPI和核心CPI超出市場普遍預期和前值,符合其預測。自去年9月通膨觸底以來,已連續4個月上漲,顯示出美國再通膨壓力顯著上升。從分項環比數據來看,儘管能源價格有所回落,但食品和核心通膨持續攀升。
展望未來,Tang分析稱,短期內,隨著通膨預期的抬頭,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可能會進一步推高美國物價。然而,從中期來看,川普的能源政策(包括提高原油產量和降低能源價格)將足以抵消關稅對通膨的推升作用,推動整體CPI和核心CPI重回下降通道。
因此,與市場普遍預期不同,Tang預計聯準會在2025年有望降息2-3次。
此外,在CPI報告發佈同日,川普發文稱,聯準會應該降低利率,與即將到來的關稅政策相輔相成。他把現在的高通膨稱為「拜登通膨」。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