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慧眼Insights - 2024年以來日幣持續貶值,6月底以來更是跌至38年來新低,但市場預期的日本央行匯市干預遲遲未出手。有分析認為,這與強美元、日圓套利交易、債券殖利率手段和經濟性等因素有關。
去年底,市場普遍預計,隨著日本通膨改善和美國通膨回落,日本央行升息和聯準會降息成為2024年的確定性事件,預計日幣兌美元迎來升值週期。
然而,今年上半年以來,美日的經濟形勢均未按預期演進,美日利差的巨大差距持續制約日幣走勢。儘管日本央行在上半年進行過兩次外匯干預,但效果並不明顯。
對於日央行何時下場再次阻貶日幣走勢,路透社給出了日央行保持克制的「五大理由」。
其一,日本央行正在緩慢升息,縮減債券購買等手段也提振了日本基準債券殖利率的上行。
隨著聯準會發出即將降息的信號,以及日本央行有意在今年將利率從接近零緩慢上調,美日之間5%的利率差距最終會收縮。但同時,日本當局也會持續視國內薪資和通膨的情況進行判斷,預計升息的幅度不大。
其二,套利交易帶來的沽空日幣機會。緩慢的貨幣緊縮有助於鞏固日圓在貨幣套利交易中的歡迎程度,投資人借入利率較低的日圓去投資殖利率更高的美元資產,這種「空頭套白狼」的盈利機會具有極大吸引力。
CFTC數據顯示,日幣投機性空頭倉位的合約達到184,223份,創17年來新高。
其三,強美元的地位。日幣兌美元的走弱很大程度上源於美元的強勁,美國強勁的勞動力市場和經濟情況支撐美元走高。儘管聯準會正在抗通膨的道路上,但今年第一季的通膨陷入停滯,使得聯準會降息節點不斷被推遲。
其四,政治必要性不強。儘管日圓走弱帶來的物價壓力引發日本民眾不滿,但另一方面,日本股市不斷創新高和薪資增長創近33年新高的情況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這種痛苦。
與日本2022年干預匯率的情況不同,當前弱日幣更加被日本民眾所接受,成為日本經濟現實的一部分。
其五,干預匯市可能不值得。儘管手持1.23兆美元外匯存底的日本當局完全有能力再次採取干預行動,但最近幾次挽救日幣的措施並未成功阻貶。
週四(11日)晚間,美國通膨超預期放緩提振聯準會降息預期,美元兌日幣短時跳水。數據顯示,美國6月CPI年增3%,低於預期3.1%和前值3.3%;月率下滑0.1%,為2020年5月以來首次轉負。
美國通膨數據公佈後,美元兌日幣從161.50附近加速下滑至158關口,截止撰稿交投於157.96點。
【美元兌日圓匯率走勢圖,來源:Investing.com】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