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群瘋傳,大V熱議,很多人覺得Backpack不擼就會錯過下一個巨大的財富密碼。
理由如下:
1.上一次Backpack的空投是獎勵pyth,刷了交易量的有10倍收益!
2.有交易機器人可以協助去刷,再配合兩個號碼對刷,磨損費大概是交易量的0.1%不到! SOL鏈上的GAS幾乎可以忽略!
3.這次很可能是要空投蟲洞的代幣,蟲洞可能是繼ARB之後最大規模的空投,而這次Backpack的空投總價值可能是1000萬美金。
4.如果磨損了很多錢,甚至交易量衝到前1000名,空投都不能抵銷磨損費用,那麼專案方會被罵死!
5.這麼多大V都在推,三人成虎嘛!
但我不建議去刷!甚至認為必然虧!為什麼?
1.作為背包項目方為什麼要設定獎勵?
站在專案方的角度,如果不陽謀,就特單純的思考,無非是希望有更多的用戶來體驗和採用自己的交易平台,讓其養成長期交易習慣,進而在各類dex里分一杯羹,甚至在solana生態裡也能超越jupiter,drill等一眾對手。
這樣說來,所以專案方應該捨得下血本吆喝拉新嗎?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了。
如果該專案有特別領先的護城河,只是籍籍無名,或名氣大,但使用者體驗過得少,那就應該下個血本,一勞永逸;
但如果和別的DEX也沒有特別的地方,正常項目方都不會像當年滴滴,uber那樣無腦下血本拉新,畢竟補貼結束,樹倒猢猻散,擼毛黨退去以後,客戶留存率依然寡淡。
如果以上邏輯成立,可以推導結論,背包專案方可以補助拉新,但不會下血本補貼拉新。
由此,所謂的“很可能1000萬美金”,簡直就是以訥傳訛,很可能的理由到底是什麼?大V既想吸引粉絲用自己的連結去擼毛,進而獲得分傭,所以把獎金池規模說得誘人一點,但又不確定,加上「很可能」三個字,別的KOL不加驗證,直接轉載,因此變成擼毛黨共識?
要知道,上次背包空投總價值就是83萬美金,一般第一次空投打響名聲,金額較大,那麼憑什麼這次要增加獎金到1000萬美金呢?
專案方能賺到1000萬美金的GAS嗎?
擼公鏈主要損耗了GAS,而專案方主要賺到GAS,因此,公鏈專案方發個幾億美金也不稀奇,但是擼交易所,對於sol公鏈,GAS極低,損耗的主要是滑點,滑點,專案方又賺不到,憑什麼要不計後果地拿出1000萬美金,下血本,來犒勞計畫結束就撤退了的擼毛黨呢?
你說,可是之前UNI交易所,dydx交易所,不是也下血本補貼用戶嗎?
要知道,在當時,這兩個專案方都是各自領域的頭部,按照品牌效應,只要建立了頭部效應,就能長期地留住最多的客戶,因為用戶只認龍一龍二(買幣未必,但使用肯定如此)。那麼WEB3建立頭部效應的其中一個環節,就是發大毛。
但對於背包來說,時移世易,並非頭部,已進入紅海廝殺的DEX市場,完全不能和UNI同日而語。
這次總獎金池能有300萬美金就不錯。
2.刷背包,想要複製之前背包的十倍收益完全不可能,甚至可能虧損。
就算這次獎金池翻三倍,達到300萬美金,但參與人數而言,上一次是5萬地址,現在才開始3天,就已經達到10萬地址,預估最終總參與人數會去到20萬地址。
而且在上一次,5萬參與者大多是質押的,少有人刷交易量,而現在所有的人都在刷交易量,而且都是為了刷而刷。
現在前1000名用戶,已經達到35萬美金,保守估計活動結束達到100萬美金的交易量,按照0.1%較低的滑點損耗(實際上會達到0.5%左右),那麼每個帳號磨損1000+美金的成本,那最終能獲得1000+美金的空投嗎?
如果能夠取得,前1000名最少獲得100萬美金的空投價值,占到我們預估合理空投總價值300萬美金的三分之一,這合理嗎?
而且如果第1000名就能獲得1000美金的獎勵,按照這個數據往下推算,那麼第100名高低得有個5000美金吧,畢竟交易量擺在那,第一名交易量是一個做市商,都已經有十多億美金的交易量了,那應該獎勵個10萬美金以上吧,那前1000名取一個中間值3000美金,那前1000名就要付300萬美金,1000名開外的其他交易用戶還有蝦米吃嗎?
所以最終結果就是,幾乎你一定會虧本,如果你不是真實交易者。
而且就算你虧了,你也沒資格罵官方呀。
官方又沒說過,你滑點的費用,我來承擔,甚至GAS的費用,官方都沒義務透過空投來彌補。
所有公開的訊息,都是官方為了鼓勵真實交易者而設置的獎勵,所以你如果因為滑點而產生的摩擦成本,最終空投不能覆蓋,你憑什麼要罵項目方?
背包又不是另一個垃圾項目MEMELAND,天天喊你做空投,明牌告訴你,這樣做,能賺很多,但又不斷給你找茬,不讓你獲得。
為什麼專案方應該被眾怒?連專案老闆娘都勸大家收手。
如果你是透過交易來賺錢,滑點和GAS本來都是你該承擔的部分,這次有了空投只是意外之喜而已,為了刷空投而產生的摩擦成本,那是基於你的目的而產生的成本,當下,任何一個dex都可義務去承擔。
3.不賺錢的項目,為什麼熱度還那麼高?
原因恐怕有三:
第一,垃圾項目starknet的大空投效應,讓擼空賽道再次回到大家的關注熱點,無論是被項目方坑死的工作室的彌補心理,還是陡然而富的小散,慣性地認為錢挺好賺,這在去年ARB空投產生的三大傻瘋狂加號就已經體現過。
第二,KOL的吆喝,因為分享交易連結有收益。
第三,攻略過於齊全,甚至有交易機器人,免費供人使用。
由此,我們甚至有理由懷疑,這是不是專案方的陰謀?
● 首先,擬定一個模稜兩可的空投規則,在熱門空投之後;
● 其次,自己出攻略和交易機器人,讓坊間開始流傳;
● 再一次,賄賂400U俱樂部的KOL,然後設定分享機制,來驅動KOL成為自來水;
● 最後,老闆娘出來(非官方),建議大家別惡意耍交易量,給自己減少分送壓力。當然,等到熱度下去了,又有貼文出來闢謠,那不是老闆娘發的,兄弟們還是要擼啊,反覆PUA。
當然,這是我心理陰暗了,人家三天就出來給大家提醒,至少對擼毛的人,你要注意別被發現女巫啊,無論是頻繁買進賣出,還是固定時間買入賣出,買入賣出的交易金額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這些行為都要避免啊。
這也算良心項目方了。
和另一個垃圾項目,starknet不一樣,之前的問題沒解決,又來推出新的PUA了。
大家千萬別上當,拒絕被騙本金,抵制starknet,從我做起!
總結避免被騙本金去擼空的想法如下:
1.不要輕信KOL高額獎勵的鬼話,隨便一個項目都是單帳號幾千U,真的是張口就來;
2.要會站在專案方角度去思考,它拿出獎勵,獎勵到你,對它是有好處的嗎?它該付出多少給你才算合理?
3.對標改專案方以前的空投,或同類別項目方的空投,算下合理的空投總額,計算好自己的投入成本,去DUNE等數據平台找到合理的參與人數,金額等情況,來合理分析單帳號能夠獲得空投的金額大致是多少。
在多頭市場前,守住本金,有要高超的思考能力非常重要。
如果以上,對你的腦袋來說分析太難,你又怕錯過好的空投項目,那給你最後一個選擇,直接來我的VIP社群,來聽我給你的分析。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