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週一(3月31日),黃金短線上升觸及3111美元,創造新的歷史高峯。華爾街大鱷彼得·希夫(Peter Schiff)是長期的黃金多頭支持者,他警告稱,若金價升至5000美元,可能會把比特幣價格拉低至10000美元。

(來源:FX168)
希夫表示:「黃金價格再次創下新高,黃金價格首次突破3090美元,創下3097美元的新高。相比之下,股票和比特幣等風險資產再次遭到拋售。如果你仍然認爲比特幣是數字黃金,那就再想想吧。」

(來源:Twitter)
他此前提到,黃金價格已經再次創下歷史新高,一盎司超過3080美元,與此同時數百萬美國年輕人卻讓這趟‘高速列車’從他們身邊駛過,轉而關注比特幣。如果等到黃金價格達到5000美元時,可能會把比特幣價格拉低至10000美元,將較2021年黃金價格的峯值下跌95%。」

(來源:Twitter)
彭博大宗商品策略師Mike McGlone表示,以太幣(ETH)與風險資產關聯性顯著,若美股持續走弱,以太幣可能進一步下跌,甚至在今年晚些時候重回1000美元水平。若以太幣能重返2000美元,可能成爲風險資產的方向指標;但若比特幣無法恢復上漲,將加劇山寨幣虧損,尤其是頭部山寨幣將面臨更大壓力。
美國總統特朗普將4月2日定調爲「解放日」,威脅對全球各國實施互惠關稅,加劇新一輪避險恐慌情緒。
前幾天,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在接受福克斯新聞(Fox News)採訪時提到,下週的關稅政策中,關稅將增加約1000億美元,其他關稅每年將帶來約6000億美元收入。
華人分析師Phyrex Ni表示:「這意味着什麼?2025年美國汽車汽車債務支出大概是1.3萬億美元,其中相比2024年新增了約1110億美元,相對光是汽車關稅掉期的增量理論就可以覆蓋這部分新增的利息支出,而整體關稅收入的增加,幾乎可以讓美國的利息支出減半。」
他繼續分析,但現實世界不是Excel表,財政收入的數學意義,往往會敵不過宏觀經濟的連鎖反應。首先,關稅是轉嫁型賦稅。它並不是由外國支付,而是轉嫁給美國本土的消費者和企業,這代表了進口商品更貴,企業成本上升,消費者支出變多,通脹自然飆升。
其次,關稅是可以「互惠」的。美國加徵,其他國家報復加徵,這將直接打擊美國的出口產業,尤其是製造業,影響就業和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而一旦GDP增長令人擔憂,政府稅收減少,美國的債務不降反升,更不用說因爲高物價帶來的消費疲軟和商品滯銷,連的關稅收入都可能打折。
「因此,4月的關稅將會是風險市場入口上升的主要原因,不能用簡單的一句話來評論關稅的好壞,更多的還是‘博弈’,」他續稱。
回到比特幣的數據來看,週末的價格雖然不太平,但也沒有出現恐慌的情緒,成交量依然非常的低,部分散戶由於對關稅的恐慌而開始離場,如果是這樣的話,週一的避險情緒可能會繼續增加。其他就沒有多說的了,週日的價格並並引發了很大的恐慌,大部分的投資者還是保持觀望,只有抄底的短線投資者離場。
他最後指出,目前93000至98000美元的密集籌碼還是沒有什麼動靜,83000美元的築底仍在緩慢形成。

(來源:Glassnode)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