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I原油:連續六日下跌後,油價跌勢會否暫緩?

投資慧眼Insights -
WTI原油刷新逾四年低位,亞太股市全線下挫
週三(4月9日)美國政府宣佈對中國出口商品再加征50%附加關稅,使自2月以來對中國關稅總額達到104%。中美貿易對抗加劇拖累亞太主要股指收盤全線下跌,日經225指數跌3.93%,韓國綜合指數跌1.68%,澳洲標普200指數跌1.95%,新西蘭標普50指數跌0.71%。
另外,全球經濟前景受挫打壓石油、銅、鋁等大宗商品需求,加之歐佩克+在這一階段意外選擇超預期增產,WTI原油盤中進一步下探至時段低位56.70美元,刷新至2021年2月5日以來逾四年新低,目前維持於58.0美元附近整理。
亞洲開發銀行9日發佈《2025年亞洲發展展望》報告顯示,受貿易不確定性和美國加征關稅等因素影響,預計亞太發展中經濟體2025年經濟增速為4.9%,2026年增速為4.7%。報告預測,隨著全球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亞太發展中經濟體通脹率將在2025年回落至2.3%,2026年進一步降至2.2%。
高盛認為若關稅戰規模擴大,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布蘭特期油今年底可能低見58美元,明年底將降至每桶50美元。在最壞情況下,布油價格可能在明年下半年跌穿每桶40美元。
市場或迎來轉機?但不應寄希望於聯准會
市場的極端波動性持續無疑將引發更大的問題,美元/日元1年期波動率升至2023年3月以來最高水準,因投資者傾向買入日元尋求避險。
儘管美國政府方面曾表態不關注股市表現,但日內美債殖利率的全線上漲則不容忽視,這表明市場正在因各種原因拋售美債,這似乎是美國政府難以承受的,尤其是殖利率走高將進一步加劇市場對美國債務和赤字問題的擔憂。同時亦凸顯聯准會此前暫停降息及暫緩縮表是明智之舉。
值得留意的是,日內美債的大跌,也迅速導致了全球許多發達市場政府債券的拋售,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日本的基準債券殖利率在亞洲時段就均出現飆升。
不過,短期內市場似乎仍不應希望聯准會將降息以拯救經濟,因超預期的關稅會導致全球產供鏈紊亂,預計將於短期內大幅推高通脹。如果美國企業需要重新佈局產供鏈的話,將大幅增加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公司運營成本和時間成本,從而影響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更重要的是這或無法在短期內實現。
預計聯准會將釋放鴿派信號以安撫市場。另外,市場真正期待的是美國政府關稅政策會否暫停甚至緩和,若出現上述情況,預計油價存在短期反彈的可能。
不過,市場潛在風險同樣不容忽視,知名經濟學家彼得·希夫表示,當地時間週三淩晨就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美國國債市場正在崩潰。如果明天早上(臺灣時間週三晚間)聯准會不緊急降息並宣佈大規模的量化寬鬆計劃(QE),市場可能會出現1987年式的股災崩盤。
投資者可重點關注週四(4月10)日公佈的聯准會3月貨幣政策紀要及美國3月CPI數據公佈,若3月CPI高於預期,或促使市場修正降息預期,進而對油價構成進一步下行壓力。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