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啤酒公司陆续披露2025年一季度的成绩单。
整体来看,啤酒行业一季度淡季不淡,多家啤酒公司的销量、收入、利润普遍增加,展现出较强的韧性。
以青岛啤酒(600600.SH)(00168.HK)为例,该公司一季度实现营收104.46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91%;归母净利润17.10亿元,同比增长了7.08%。
从销量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累计实现产品销量226.1万千升,其中,主品牌青岛啤酒实现产品销量137.5万千升,同比增长4.1%;中高端以上产品实现销量101.1万千升,同比增长5.3%。
青岛啤酒称,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拓市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加快新商业、新零售业务拓展,线上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即时零售业务保持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青岛啤酒持续推进品牌优化和产品结构升级,使得公司利润增幅跑赢营收增幅。
燕京啤酒(000729.SZ)一季度也交出了“高分答卷”。期内,该公司实现营收38.27亿元,同比增长6.69%;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速达61.10%。
燕京啤酒业绩大幅增长的背后,要归功于大单品燕京U8(中高端品牌)的持续发力。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该公司累计啤酒销量99.5万千升,其中燕京U8销量继续保持30%以上的高增速,有力带动公司“销量”和“利润”抬升。当前,燕京啤酒已进入高端化的红利释放时代。
此外,燕京啤酒业绩增长也离不开营销端的不断发力。这两年,该公司通过签约新品牌代言人、打造沉浸式啤酒节、策划粉丝狂欢节等多元化营销组合拳,有效提升了消费者对燕京的品牌认同感。
除了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外,高端化转型后的区域型啤酒企业,如珠江啤酒和惠泉啤酒也在一季度迎来“开门红”。
今年一季度,珠江啤酒(002461.SZ)收入同比增长10.6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83%;惠泉啤酒(600573.SH)收入同比0.3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72%。
综上所述,啤酒企业一季度业绩淡季不淡,且利润增速明显都高于营收增幅,这背后是行业战略转型的结果。当前,啤酒行业正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模式,企业纷纷通过推出中高端新产品、拓展细分消费场景、以及精细化的渠道管理等方式来抢占市场先机。
不过,在二级市场上,啤酒板块表现却不尽人意。截至今日(4月29日)发稿前,港股啤酒板块已遭遇连续五日调整。其中,青岛啤酒股份(00168.HK)大跌4.16%,华润啤酒(00291.HK)、百威亚太(01876.HK)也分别下滑1.28%、1.22%。
同日,A股市场亦呈现普跌态势。截至发稿前,青岛啤酒(600600.SH)跌2.83%,珠江啤酒(002461.SZ)亦走弱。
这种产业端与资本端的背离,折射出的是市场对啤酒企业战略转型成效的分歧。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啤酒行业从“销量战场”转向“利润战场”的关键阶段,企业间的竞争已演变为创新能力的终极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