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向全球发起的关税战,已严重干扰了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秩序。面对美国单边霸凌胁迫的做法,国际各界纷纷表达强烈的不满和反对。
即便是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之一的日本也终于反抗了。在美日谈判桌上,日本措辞强硬,摆出了“底线守卫者”的姿态。
上周,美国和日本围绕美国关税展开了首轮贸易谈判。日方表示,日本不会为达成关税协议一味迎合美国要求。
在谈判过程中,美国对日本提出了3点核心要求:一是削减美国贸易逆差,加大美国汽车进口规模;二是取消对美牛肉、大米、海鲜、土豆等农产品的非关税壁垒;三是增加日本承担的驻日美军费用。
分析指出,此次美日谈判的本质并非围绕关税问题本身展开实质性磋商,而是以关税作为“武器”的施压导向。日美之间的关税谈判已演化为涵盖贸易、防卫、能源等多领域议题的复杂综合谈判。
作为与美国关税谈判的一部分,有媒体报道称,日本正考虑放宽对进口汽车的安全规定,试图缓解白宫对美国汽车出口日本不足的担忧。但日本首相石破茂4月21日表示,考虑到日本靠左行驶的交通规则,预计美制左舵车难有太大销量。
另还有媒体报道,日方正考虑增加美国产大豆和大米进口,作为贸易谈判的筹码。对此,石破茂明确指出,“在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中,将谨慎对待日本农产品市场的开放。”他强调,“任何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让步都不在讨论范围内。”
在防卫方面,日方不愿让其变为关税筹码。石破茂4月21日在国会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表示,“日本并不打算唯命是从地按照美方要求,为驻日美军负担更多费用。”他认为,“不应将安全保障问题与关税谈判挂钩。”
石破茂还直接放话,他不会急于在未来几天访问华盛顿与特朗普达成协议。
可以看到,在美国关税遭中国、欧盟等强硬反制的背景下,特朗普急了,企图拿关税当武器,逼迫日本在贸易、防卫甚至能源上让步,将日本塑造为“谈判样板”,以期吸引更多国家主动赴美磋商。
而日本则拿捏美方急于求成的心理,在防卫成本分摊、农产品市场准入等关键议题上摆出持久战架势,准备与美国展开多回合的拉锯式博弈。
目前,日本正努力敲定4月底前第二轮谈判的策略。下一阶段谈判成果如何?这场贸易战到底怎么收场?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