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回暖。其中,恒生指数涨0.38%,国企指数涨0.24%,恒生科技指数涨0.23%。
分板块看,医药股迎来久违的反攻模式,包括医美概念、生物医药、中医药概念、医药外包概念等板块都涨幅居前。其中,三生制药(01530.HK)涨9.2%,康哲药业(00867.HK)涨7.38%,瑞尔集团(06639.HK)涨5.76%,复星医药(02196.HK)涨5.21%,现代牙科(03600.HK)涨5%,康方生物(09926.HK)涨12.86%,荣昌生物(09995.HK)涨10.34%。
分析人士认为,此轮行情或与一些消息催化有关。近日,有消息称近日国家医保局召开了优化集采工作研讨会,同时一份《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也被热议。国泰君安研报强调,国产创新药密集步入收获期,集采规则有望迎来优化,推动制药板块边际改善,同时充分保障药企及下游零售药店的利润空间。
核电、风电股、电力股、绿电概念、光伏概念等电力相关概念股也纷纷上扬。其中,中广核矿业(01164.HK)涨7.25%,中广核电力(01816.HK)涨3.7%,东方电气(01072.HK)涨7.57%,大唐新能源(01798.HK)涨2.69%,哈尔滨电气(01133.HK)涨1.9%,信义光能(00968.HK)涨1.67%。
煤炭股表现活跃。力量发展(01277.HK)涨11.4%,蒙古焦煤(00975.HK)涨3.7%,兖矿能源(01171.HK)涨2.85%,中煤能源(01898.HK)涨2.77%,中国神华(01088.HK)涨2.54%。华泰证券研报称,2024年煤炭进口量达5.4亿吨,约占国内煤炭总供给的10.2%,在国内煤炭需求仍有增量的情况下,进口煤是供给重要补充,而进口煤的潜在减量趋势或将助力短期煤价企稳,随着下半年旺季到来以及数据中心等新需求加速放量,煤价或将稳步回升。看好长协销售比例较高的一体化龙头公司在煤价低位阶段的盈利及现金流韧性。
石油股延续上涨态势。其中,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涨2.7%,上海石油化工股份(00338.HK)涨1.65%,中国石油股份(00857.HK)涨2.07%,昆仑能源(00135.HK)涨1.58%。消息上,市场对俄罗斯和伊朗的原油供应担忧加剧。
跌幅榜上,家电股表现低迷。JS环球生活(01691.HK)跌4.55%,美的集团(00300.HK)跌4.43%,海尔智家(06690.HK)跌1%。
芯片股普跌。地平线机器人-W(09660.HK)跌4.05%,中芯国际(00981.HK)跌3.9%,华虹半导体(01347.HK)跌1.93%。
此外,汽车股、锂电池股、教育股都纷纷走弱。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跌2.74%,比亚迪股份(01211.HK)跌1.68%,中创新航(03931.HK)跌3.85%。
热门股方面,越疆(02432.HK)涨20.64%,机构称市场关注公司能否转型人形机器人。
毛戈平(01318.HK)涨10.14%,彩妆护肤业务增长势能强劲,机构看好公司业绩持续高增。
小米集团(01810.HK)跌5.49%。消息面,小米SU7高速上碰撞爆燃事件细节曝光。
小鹏汽车-W(09868.HK)涨5.58%,消息面,小鹏3月交付量同比增长268%,连续5个月突破3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