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啊,真是让投资者操碎了心!
2月12日,软银集团公布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2024财年第3财季的成绩单。
第三季度业绩竟然由盈转亏,让市场大感意外。
受此影响,投资者自然用脚投票,软银集团日股大跌3.57%。
对于这份令人失望的业绩,软银究竟在哪些方面出现了亏损,以及是否应归咎于掌舵人孙正义投资决策失误呢?
愿景基金巨亏
首先,拆解软银集团的业务结构。
软银业务可简单分为两部分:一为合并业务,包括半导体设计和IP授权公司Arm(ARM.US)、软银的金融业务等;二为投资收益,包括软银集团自己的投资,例如阿里巴巴(BABA.US)。
在这个业务结构中,备受关注的是软银愿景基金的投资。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的2024财年第3财季,软银集团的净销售额按年增长3.26%,至1.83万亿日元(约合115.86亿美元)。
但由于愿景基金产生投资亏损3,390.24亿日元(而上年同期为收益5,312.88亿日元),约合21.43亿美元,软银集团的投资亏损达到4,810.04亿日元,约合30.41亿美元,而上年为投资收益4,246.06亿日元。
这导致软银的第3财季由盈转亏,股东应占净亏损达到3,691.65亿日元,约合23.34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净利润9,500.04亿日元。
按美元计算,愿景基金一期的2024财年第3财季投资亏损主要来自韩国电商平台Coupang(GRPN.US),录得净账面亏损9亿美元,导致愿景基金一期的第3财季净亏损达到12亿美元。
从整个投资期限来看,累计亏损最大的是滴滴,2024年末的公平值为44亿美元,较初始投资额121亿美元低77亿美元。
不过,更让人担心的是,该基金的未上市投资,愿景基金一期2024年12月财季的未上市投资净亏损达到8亿美元,而这些投资的累计账面亏损达到9亿美元。
愿景基金二期的未上市投资亏损更大,单是第3财季的净亏损就达到9亿美元,而初始投资至2024年末的累计亏损更高达162亿美元,软银并没有提供有关投资的详细亏损数据。
软银的资金持续流出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的九个月,软银集团来自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为1,492.28亿日元,约合9.43亿美元,但用于投资的净现金流出则高达5,891.88亿日元,约合37.25亿美元。
这其中,软银及其全资子公司用了5,665亿日元进行投资和收购,抵消了出售和赎回投资返还的资金3,367亿日元;愿景基金的投资则用了2,491亿日元,部分抵消了出售投资带来的收益3,870亿日元。
此外,软银还投入了5,582亿日元来进行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
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出达到1.275万亿日元,约合80.62亿美元。其中,偿还附息债务用了3.18万亿日元,抵消了获得的附息债券融资3.623万亿日元大部分,对愿景基金的分派和第三方投资者的偿付支付了9,709亿日元,另外还用了2,069亿日元进行股份回购。
因此,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于2024年12月31日净减少了1.53万亿日元(约合96.53亿美元),至4.66万亿日元,约合294.60亿美元。但这显然并不能满足孙正义未来的支出。
软银的超级AI野心
孙正义指要在十年之内,打造超级人工智能(ASI),这要比人类聪明上万倍。要实现这个目标,他计划与众多公司合作来实现ASI所必需的AI芯片,还需要借助AI数据中心和AI机器人的力量,以及能源的赋能,这意味着未来的投入巨大。
OpenAI目前为软银集团的头号合作目标。
愿景基金二期于2024年9月对OpenAI进行了5亿美元的初始投资,并于2025年1月追加了15亿美元投资。
不仅如此,CNBC早前报道,软银集团或正接近完成对OpenAI的400亿美元投资,OpenAI的投前估值或为2,600亿美元,则意味着投后估值可达3,000亿美元,若交易完成,软银将取代微软(MSFT.US),成为OpenAI最大的股东。
除了上述投资外,软银集团在本月初还承诺特朗普,与OpenAI、甲骨文(ORCL.US)以及中东科创投资公司MGX组建合营公司“星际之门”,在未来四年投资5,000亿美元。其中,今年将率先投资1,000亿美元,特朗普指明了由软银出资,OpenAI负责运营。
这合起来意味着软银集团在今年单是投入与OpenAI有关的项目,就至少需要1,400亿美元。
更别说其他的投资了,而软银2024年12月31日手上不到295亿美元的现金,肯定不足以提供支持。
但孙正义精着呢,他表示“星际之门”的四位合作方会占有股权,而大部分的资金则通过债务来融资,债务出资方将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投资基金等等。
“星际之门”有特朗普的号召力,还有众多合作方,包括财大气粗的微软、英伟达(NVDA.US)等,要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并不难。
只是,软银集团对OpenAI的追加投资,应属于软银集团自身的投资,在DeepSeek颠覆了AI发展演变路径的背景下,软银集团能否以如此高的估值获得其股东和债权人支持获取资金却值得玩味。
在最新的业绩发布会上,软银表示,要将其LTV(净债务/持股价值之比)维持在25%以下,而当前为12.9%,比三个月前高了0.4个百分点,而且要确保持有的现金至少能解决两年内到期的债券。这些资金或主要来自愿景基金及其他附属公司的分派和股息。
但正如前文所述,愿景基金的投资回报不是那么理想,而且表现波动极大,能否持续提供充裕的回报存疑,软银最终或只能通过债券和股权进行融资。
除了上述的投资外,软银还计划与OpenAI在日本成立一家各占50%权益的合营公司,向日本的大公司推销“Cristal intelligence”,只是这一合营公司的启动资金或许也是由做金融的软银来出,软银的财务状况应十分吃紧。
诚然,软银要为野心“埋单”,代价属实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