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晚,张艺谋导演的创意融合舞蹈节目《秧BOT》在网络上爆火,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
据悉,宇树科技是一家世界知名的民用机器人公司,专注于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4年,宇树科技的工业四足机器人(也就是俗称的机器狗)已经火遍海内外,尤其是年末发布的Unitree B2-W(B2机器狗的进阶版)机器狗“炫技”视频更令无数人大感震惊。
而此次登台表演的“显眼包”机器人则是宇树H1“福兮”。2023年8月,宇树科技推出了H1,2023年、2024年的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英伟达GTC大会,还有张艺谋导演的《澳门2049》长期2年驻场舞台剧,都有H1的身影,此次登台春晚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全AI驱动全自动集群人形机器人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人形机器人的热度一向居高不下,此次春晚上扭秧歌的人形机器人又引发了对于该产业的新一轮关注。近日亦有多家机构发表了对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看法。
1月28日,东吴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复盘2021年以来的人形机器人指数走势,可以看出人形机器人行业一共迎来五次大涨行情。第一次大涨发生于马斯克在AI Day上公布人形机器人设计方案;第二次大涨发生于特斯拉AI Day预热;第三次人形机器人行情来自于AI催化;第四次人形机器人行情主要来自于Optimus升级迭代;第五次人形机器人行情主要来自于华为机器人入局。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为产业大趋势,国外产业链需关注特斯拉(TSLA.US)Optimus量产节奏,国内产业链需关注华为、小米等龙头企业产品进展。
长江证券认为,随着老龄化加剧、人力成本上升,人形机器人在多场景的应用需求将持续增长。国内外企业软硬件技术迭代加速,应用场景持续扩大,规模化商业应用有望加速落地。
其中,国内产业链稳步推进应用进展,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参与者持续增加,持续发布人形机器人新产品,积极探索下游应用场景落地。国内软硬件供应链成长迅速。
据中信证券统计,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数量将达到2000台以上,正式迎来商业化元年。中信证券表示,随着全球及中国主流科技及制造巨头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该板块增长趋势已十分明确,2025年出货量将显著增加,行业有望迎来爆发奇点。
《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的数据也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7.6亿元;到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至750亿元;到2035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提升至3000亿元,2025年-2035年复合增速达53.15%。
民生证券则在研报中指出,在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的A股个股中,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预喜率接近50%。
总的来看,技术的持续发展叠加一系列利好政策,机器人产业的前景非常广阔,有望成为可以媲美苹果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等现象级产业的“长坡厚雪”赛道,而在产业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后,相关企业有望迎来业绩爆发期,这也是特斯拉、英伟达(NVDA.US)、华为、小米(01810.HK)、小鹏(09868.HK)、埃斯顿等知名企业纷纷探索并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2月3日是港股市场节后第一个交易日,机器人概念股速腾聚创(02498.HK)一度飙升逾16%,优必选(09880.HK)一度涨逾6%。
而在春节前,地平线机器人-W(09660.HK)、越疆(02432.HK)也都迎来了一波涨势。股价的异动也显示出资金对机器人概念的看好。
此外,在A股市场,机器人概念股更是众多,包括埃夫特(688165.SH)、拓斯达(300607.SZ)、埃斯顿(002747.SZ)、绿的谐波(688017.SH)、兆威机电(003021.SZ)、柯力传感(603662.SH)等企业。
虽然A股市场目前还未开市,但这些机器人概念股普遍在2024年最后一两个月迎来大幅上涨,股价表现十分亮眼,如下图。
节后A股开市,这些机器人概念股或将再度获得资金关注,但投资者也需注意股价回落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