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位列中国民营企业服务业百强的腾邦集团,近几年来遭遇严峻危机,“腾邦系”接连倒下。
继腾邦国际2022年6月于A股创业板退市后,在港股上市的腾邦控股也黯然告别资本市场。于1月3日,腾邦控股正式从港交所退市,退市前股票代码为“06880”。
因没有审计机构和核数师愿为2022年财报背书,腾邦控股于2023年4月3日停牌,最终未能等来复牌,迎接公司的却是港交所勒令退市的信函。腾邦控股在元旦刚过便被勒令退市,这也使其成为2025年首家从港股退市的上市公司。
折腾四年终退市
腾邦控股是一家开发及零售健康及保健产品的企业,其实控人是腾邦集团的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钟百胜。
腾邦集团早期在业务扩张上缺乏明确方向,涉足机票代理、旅游、小额贷款等多个领域,自2019年起便陷入了债务危机,并伴随着资金去向不明和高管间的矛盾等诸多问题。作为腾邦系的一个上市平台,腾邦控股也深陷其中。
在2021年3月,腾邦控股收到涉及1.95亿港元的法定要求偿债书,这标志着公司一系列危机的开始。
腾邦控股的审计机构频繁更换,审计机构都不愿接手这块“烫手山芋”,导致公司业绩报难产。
腾邦控股多个高管亦涉嫌违法犯罪行为,例如,2022年6月,执行董事孙翼飞因涉及集团两名前雇员的刑事案件被深圳公安局要求协助调查,导致其职务被暂停。
2022年10月,腾邦控股向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起诉李东明及黄镜恺在担任公司及腾邦跨境的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期间未能履行诚信与勤勉义务,致使公司及腾邦跨境的利益受损。
此后,腾邦控股还经历了罢免执行董事孙翼飞、收到涉资约2.12亿港元的偿债书以及申请对公司高管资产采取冻结措施等等一系列危机。随后于2023年9月25日,腾邦控股被香港高等法院颁令清盘。
腾邦控股的管理层在过去几年遭遇大动荡,包括副总裁及执行董事叶志礼、执行董事黄镜恺、独立非执行董事卢咏欣等在内的多名高管从公司离任。
腾邦控股的经营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公司营收在2022年和2023年持续下降,并自2018年以来连续亏损。其中,2023年,公司收入1.49亿港元,同比下降17%;年内亏损1.44亿港元。
去年多家港股公司被清退
从港股市场退市的类型主要有主动退市和被动退市,被动退市是指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腾邦控股就是其中典型的被动退市的企业。
在2018年,港交所推出“快速除牌”机制,根据该机制,主板上市公司若连续停牌超过18个月、GEM上市公司若连续停牌超过12个月,港交所将有权取消公司上市地位。
自2018年《上市规则》修改除牌程序生效以来,在港股市场被勒令除牌的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Wind数据显示,2019年-2023年,被勒令除牌的上市公司分别为19家、31家、34家、47家、58家。
于2024年全年,港股市场累计有49家企业退市,较2023年的58家有所下降。其中,2024年退市的企业中有32家被取消上市,占比约为65.3%。
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港股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持续显效,“劣质股”加速出清。在港股市场中,被除牌退市的企业大多来自传统行业,一般都有市值小、业绩差、年报“难产”、长期停牌、有重大失当行为等特征。
港股市场的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市场机制的自我净化功能,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重要启示:在资本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持续的业绩、健全的公司治理和健康的市场流动性是企业保持甚至提升市场地位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