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周三报道称,引用一位熟悉中国政府思维的人士的观点,中国愿意与美国坐下来谈判。然而,北京对贸易谈判有一些前提条件。
中国希望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政府表现出更多的尊重,遏制其内阁成员的贬损言论。
中国希望美国在立场上更加一致,并愿意解决中国对美国制裁和台湾问题的关切。
北京还希望美国任命一位得到总统支持的谈判联系人,以帮助准备一项协议,特朗普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可以在会晤时签署。
这些消息似乎为市场提供了一些喘息之机,因为美元指数与美国标准普尔500期货——一个风险晴雨表——一起反弹。与此同时,金价从创纪录的3,218美元回落至接近3,200美元,目前在此附近徘徊。
一般来说,贸易战是由于一方的极端保护主义而导致的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冲突。这意味着贸易壁垒的建立,例如关税,这会导致反制壁垒、进口成本上升,从而提高生活成本。
美国(US)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冲突始于2018年,当时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设置了贸易壁垒,声称存在不公平的商业行为和知识产权盗窃。中国采取了报复措施,对多种美国商品征收关税,如汽车和大豆。 紧张局势升级,直到两国在2020年1月签署了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该协议要求对中国的经济和贸易体制进行结构性改革和其他变更,并试图恢复两国之间的稳定和信任。 新冠病毒大流行使冲突的焦点转移。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继特朗普之后上任的总统乔·拜登维持了关税,并甚至增加了一些额外的税收。
唐纳德·特朗普作为第47任美国总统重返白宫,引发了两国之间的新一轮紧张局势。在2024年选举期间,特朗普承诺一旦重返办公室,将对中国征收60%的关税,他于2025年1月20日实现了这一承诺。 美中贸易战旨在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互相报复的政策影响着全球经济格局,全球供应链的中断导致支出,特别是投资的减少,直接推动了消费者物价指数的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