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美元指数(DXY)跟踪美元(USD)对六种主要货币的表现,周五上涨,交易接近103区间,此前非农就业报告强于预期。美元的动能也受到美联储(Fed)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的言论影响,他指出关税带来的通胀风险高于预期,同时强调美联储的观望态度。尽管反弹,DXY在技术上仍处于看跌结构中。
美国美元指数(DXY)在周五的交易中小幅攀升,但看跌基调依然存在,徘徊在103区间。移动平均收敛/发散(MACD)继续发出卖出信号,尽管相对强弱指数(RSI)读数为35.58,处于中性范围内,但反映出脆弱的看涨动能。20日、100日和200日简单移动平均线(SMA),以及10日指数移动平均线(EMA)均指向看跌趋势。最终振荡器和随机指标%K也处于中性,确认了犹豫不决。上行方面,阻力位在103.50、103.73和103.81。与此同时,支撑位在102.61,如果该水平失守,可能会进一步承压。
一般来说,贸易战是由于一方的极端保护主义而导致的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冲突。这意味着贸易壁垒的建立,例如关税,这会导致反制壁垒、进口成本上升,从而提高生活成本。
美国(US)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冲突始于2018年,当时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设置了贸易壁垒,声称存在不公平的商业行为和知识产权盗窃。中国采取了报复措施,对多种美国商品征收关税,如汽车和大豆。 紧张局势升级,直到两国在2020年1月签署了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该协议要求对中国的经济和贸易体制进行结构性改革和其他变更,并试图恢复两国之间的稳定和信任。 新冠病毒大流行使冲突的焦点转移。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继特朗普之后上任的总统乔·拜登维持了关税,并甚至增加了一些额外的税收。
唐纳德·特朗普作为第47任美国总统重返白宫,引发了两国之间的新一轮紧张局势。在2024年选举期间,特朗普承诺一旦重返办公室,将对中国征收60%的关税,他于2025年1月20日实现了这一承诺。 美中贸易战旨在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互相报复的政策影响着全球经济格局,全球供应链的中断导致支出,特别是投资的减少,直接推动了消费者物价指数的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