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您需要了解的内容,日期为4月24日,星期四:
美元(USD)在周四早盘对其同行保持韧性,此前连续两天上涨。美国经济日历将公布每周初请失业金人数、耐用品订单和3月份现有住宅销售数据。投资者将继续评估围绕美中贸易冲突的最新进展,并密切关注央行官员的评论。
下表显示了 美元 (USD) 对所列主要货币 本周的变动百分比。[货币名称]对[货币名称]最强。
USD | EUR | GBP | JPY | CAD | AUD | NZD | CHF | |
---|---|---|---|---|---|---|---|---|
USD | 0.31% | 0.12% | 0.33% | 0.00% | 0.11% | -0.62% | 1.22% | |
EUR | -0.31% | -0.34% | 0.00% | -0.33% | -0.39% | -0.96% | 0.88% | |
GBP | -0.12% | 0.34% | 0.51% | 0.00% | -0.05% | -0.62% | 1.23% | |
JPY | -0.33% | 0.00% | -0.51% | -0.34% | -0.34% | -0.82% | 0.92% | |
CAD | -0.01% | 0.33% | -0.00% | 0.34% | -0.01% | -0.62% | 1.24% | |
AUD | -0.11% | 0.39% | 0.05% | 0.34% | 0.00% | -0.56% | 1.28% | |
NZD | 0.62% | 0.96% | 0.62% | 0.82% | 0.62% | 0.56% | 1.89% | |
CHF | -1.22% | -0.88% | -1.23% | -0.92% | -1.24% | -1.28% | -1.89% |
热图显示了主要货币相对于其他货币的百分比变化。基础货币从左列中选取,而报价货币从顶部行中选取。例如,如果您从左列选择 美元 并沿着水平线移动到 日元 ,则框中显示的百分比变化将表示 USD (基数)/ JPY (报价)。
《华尔街日报》周三报道,白宫正在考虑削减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以缓解贸易冲突。当天稍晚,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指出,特朗普总统并未单方面提出降低对中国的关税,但表示目前的关税水平对双方都不可持续,并补充说,如果关税以互惠的方式降低,他不会感到惊讶。周三,华尔街主要指数大幅上涨,美元指数收于积极区域。同时,美国数据显示,私营部门的商业活动继续扩张,尽管4月份的增速有所放缓,标准普尔全球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53.5降至51.2。周四早盘,美国股指期货小幅下跌,美元指数在99.50附近巩固其涨幅。
在周二大幅下跌后,欧元/美元在周三的前半天保持稳定,但在美国交易时段失去支撑。欧元/美元在当天下跌近1%后,进行技术修正,并在周四欧洲早盘交易于1.1350附近。德国IFO情绪数据将在稍后的交易中受到投资者的密切关注。此外,几位欧洲央行(ECB)政策制定者也将发表讲话。
英镑/美元在周三延续下跌,收于一周以来的最低日收盘价,低于1.3250。该货币对在早盘欧洲交易中小幅上涨,但仍低于1.3300。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活动上,英格兰银行(BoE)行长安德鲁·贝利表示,央行必须非常认真地对待全球贸易冲突对经济增长的风险。
黄金在周三未能摆脱看跌压力,日内下跌超过2.5%。在跌至3260美元后,黄金/美元恢复了上涨势头,重新夺回3300美元。发稿时,这种贵金属的交易价格约为3320美元,日内上涨约1%。
美元/日元在周三获得看涨动能,涨幅超过1%。该货币对在周四欧洲早盘回调至143.00以下。在周五的亚洲交易时段,市场参与者将密切关注东京4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
一般来说,贸易战是由于一方的极端保护主义而导致的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冲突。这意味着贸易壁垒的建立,例如关税,这会导致反制壁垒、进口成本上升,从而提高生活成本。
美国(US)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冲突始于2018年,当时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设置了贸易壁垒,声称存在不公平的商业行为和知识产权盗窃。中国采取了报复措施,对多种美国商品征收关税,如汽车和大豆。 紧张局势升级,直到两国在2020年1月签署了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该协议要求对中国的经济和贸易体制进行结构性改革和其他变更,并试图恢复两国之间的稳定和信任。 新冠病毒大流行使冲突的焦点转移。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继特朗普之后上任的总统乔·拜登维持了关税,并甚至增加了一些额外的税收。
唐纳德·特朗普作为第47任美国总统重返白宫,引发了两国之间的新一轮紧张局势。在2024年选举期间,特朗普承诺一旦重返办公室,将对中国征收60%的关税,他于2025年1月20日实现了这一承诺。 美中贸易战旨在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互相报复的政策影响着全球经济格局,全球供应链的中断导致支出,特别是投资的减少,直接推动了消费者物价指数的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