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通胀放缓,日央行还加不加息?

Tony Chou
更新于
Penny Pan
coverImg
来源: DepositPhotos

投资慧眼Insights - 日本5月核心通胀因能源税而加速,但剔除燃料影响的指数连续第九个月放缓,这让央行何时加息的决定变得复杂。


“核心”通胀率(CPI)是日本央行衡量价格走势的关键指标,但核心通胀率的放缓令人怀疑央行之前的观点,即工资上涨将支撑消费并使通胀率持续达到2%的目标。


最新数据显示,5月核心CPI同比上涨2.5%,高于上个月的2.2%,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主要由于可再生能源税的上调。


但以扣除新鲜食品和燃料的指数衡量的通胀率从4月的2.4%放缓至5月的2.1%,创下2022年9月以来的最低同比增长率。


5月份私营部门服务业通胀率从上个月的2.4%放缓至2.2%,表明企业对于转嫁劳动力成本仍持谨慎态度。


凯投宏观亚太区主管马塞尔·蒂埃利安特(Marcel Thieliant)表示:“日本央行一直认为,今年春季工资谈判中达成的大幅加薪,最终将推动服务业通胀,但目前为止,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这种情况会发生。”


原油价格再度上涨以及日元贬值导致进口成本上升,令通胀前景变得扑朔迷离。


分析师预计,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本月晚些时候核心CPI将加速至3%左右。但这种压力可能会伤害消费,并打消企业涨价的念头,从而妨碍日本央行将通胀率长期维持在2%的努力。


农林中央调查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南武志表示,“日本实际工资增长依然疲软,而且没有数据证实需求驱动的通胀正在加速。日本央行可能至少在今年10月至12月之前不会再次加息。”


许多经济学家预计日本央行今年将把利率上调至0.25%,尽管对于此次加息是在7月份还是在今年晚些时候出现分歧。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此前表示,如果央行更加确信在强劲的国内需求和更高的工资推动下,通胀率将持续达到2%,那么央行将提高利率。


不过,近期消费疲软迹象仍令人担忧。日本经济第一季度出现萎缩,部分原因是生活成本上升导致家庭不愿增加支出,导致消费下降0.7%。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mitrade官方立场,也不能作为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做参考,读者不应以本文作为任何投资依据。 mitrade对任何以本文为交易依据的结果不承担责任。 Mitrade亦不能保证本文内容的准确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您应该寻求独立财务顾问的建议,以确保您了解风险。

差价合约(CFD)是杠杆性产品,有可能导致您损失全部资金。这些产品并不适合所有人,请谨慎投资。查阅详情



goTop
quote
这篇文章有帮到你吗?
相关文章
placeholder
欧元连跌三周!市场预估日央行12月将加息【外汇周报】欧元连续三周跌超1%!何时到底?日央行12月将加息!日元反弹有望?
作者  Alison Ho
8 小时前
欧元连续三周跌超1%!何时到底?日央行12月将加息!日元反弹有望?
placeholder
日元兑美元周一开盘走出看涨缺口周一开盘,日元兑美元走强,拖累美元/日元货币对在亚洲时段重回154.00关口下方。美国国债收益率因斯科特-贝森特被提名为美国财政部长而大幅下跌。这因此又促使交易商在近期美元走强至两年高点后减少看涨美元(USD)的押注,并促使部分资金流向低收益货币日元。
作者  FXStreet
13 小时前
周一开盘,日元兑美元走强,拖累美元/日元货币对在亚洲时段重回154.00关口下方。美国国债收益率因斯科特-贝森特被提名为美国财政部长而大幅下跌。这因此又促使交易商在近期美元走强至两年高点后减少看涨美元(USD)的押注,并促使部分资金流向低收益货币日元。
placeholder
日元汇率即将反攻?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不排除12月加息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的言论为12月加息打开了大门,目前市场预计日本央行在12月加息的概率超过了一半。
作者  Alison Ho
11 月 22 日 周五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的言论为12月加息打开了大门,目前市场预计日本央行在12月加息的概率超过了一半。
placeholder
美元/日元:可能进一步回调至153.20 - 大华银行大华银行集团外汇分析师Quek Ser Leang和Lee Sue Ann指出,美元/日元的回调可能会延伸至153.20。
作者  FXStreet
11 月 20 日 周三
大华银行集团外汇分析师Quek Ser Leang和Lee Sue Ann指出,美元/日元的回调可能会延伸至153.20。
placeholder
特朗普关税支撑美元!高盛:欧元和日元继续下跌高盛认为,在新的关税制度下,美元将长期走强。美元走高可能导致全球采取新一轮干预措施。
作者  Alison Ho
11 月 19 日 周二
高盛认为,在新的关税制度下,美元将长期走强。美元走高可能导致全球采取新一轮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