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套利崩溃!人民币套利交易崛起?花旗和高盛:建议做空人民币

Tony Chou
更新于
Alison Ho
coverImg
来源: DepositPhotos

投资慧眼Insights - 随着日元汇率飙升,广受欢迎的日元套利交易一蹶不振,而人民币套利交易依然兴旺。花旗、高盛和野村均建议做空人民币。


近期,随着日本央行加息提振了日元汇率,投资者纷纷平仓套利交易(即借日元投资其他资产)。


加拿大皇家银行表示,随着中国央行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借入人民币购买高收益资产的交易将更具弹性。


“做空人民币兑一篮子新兴市场货币仍是明智之举,因为在央行试图放松政策时让人民币升值是自相矛盾的。”加拿大皇家银行驻新加坡亚洲货币策略主管Alvin T. Tan表示。


“中国经济陷入困境,人们普遍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将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放松政策,事实上也已发出信号。”


许多金融公司告诉客户,借入人民币将继续是一种有利可图的套利头寸融资方式。


花旗集团最近建议投资者在期权市场上押注墨西哥比索和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日元。高盛集团和野村控股等公司也建议投资者做空人民币兑一篮子贸易加权货币。


麦格理集团数据显示,人民币套利交易与日元套利交易不同,因为它主要涉及出口商和跨国公司,而不是投机者。


由于当局限制外汇的流入和流出以协助控制经济,因此人民币并非完全可兑换。这自然会限制人民币套利交易的规模。


"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持续充裕,可能会让市场参与者难以抗拒在市场波动减弱时重新参与套利交易。”纽约银行驻香港的资深亚太市场策略师Wee Khoon Chong表示。


“尽管如此,人民币套利交易的总规模可能有限,因为中国人民银行拥有足够的工具来防止其认为的过度投机头寸积累。”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mitrade官方立场,也不能作为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做参考,读者不应以本文作为任何投资依据。 mitrade对任何以本文为交易依据的结果不承担责任。 Mitrade亦不能保证本文内容的准确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您应该寻求独立财务顾问的建议,以确保您了解风险。

差价合约(CFD)是杠杆性产品,有可能导致您损失全部资金。这些产品并不适合所有人,请谨慎投资。查阅详情



goTop
quote
这篇文章有帮到你吗?
相关文章
placeholder
中国央行不降息!人民币延续涨势,未来继续涨?中国人民银行9月维持利率不变,分析师预计2024年四季度仍会降息。
作者  Alison Ho
3 小时前
中国人民银行9月维持利率不变,分析师预计2024年四季度仍会降息。
placeholder
人民币大幅升值!中国央行即将降息?美联储降息后,人民币汇率大涨超300点,市场预期中国也即将降息。
作者  Tony Chou
21 小时前
美联储降息后,人民币汇率大涨超300点,市场预期中国也即将降息。
placeholder
美联储激进降息反惹美元反弹,日央行英央行决议会否带来逆转?投资慧眼Insights - 隔夜美联储在9月议息会议中暴力降息50个基点,但主席鲍威尔鹰派讲话后,美元指数呈V型走势,从跌至一年来低点快速拉升。接下来,市场等待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的决议,以平衡各国利率差异和经济现状差异。
作者  Esteban Ma
22 小时前
投资慧眼Insights - 隔夜美联储在9月议息会议中暴力降息50个基点,但主席鲍威尔鹰派讲话后,美元指数呈V型走势,从跌至一年来低点快速拉升。接下来,市场等待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的决议,以平衡各国利率差异和经济现状差异。
placeholder
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点阵图显示2024年还会进一步降息FOMC 四年来首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 50 个基点。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自 2020 年 3 月以来首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
作者  FXStreet
昨日 06: 12
FOMC 四年来首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 50 个基点。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自 2020 年 3 月以来首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
placeholder
多年来美联储最重要的一天,华尔街和FOMC可能都没共识英为财情Investing.com - 美联储预计将在今夜进行四年来首次降息,扭转之前为控制通胀而实施的严格限制性措施。然而,对于降息幅度仍有很大争议,而且现在距美国总统大选仅两个多月的时间点,使情况更加复杂。不过,这次决策更多取决于主席鲍威尔及其政策制定者想要传达的讯息,而非实时的宏观经济状况。
作者  Investing.com
9 月 18 日 周三
英为财情Investing.com - 美联储预计将在今夜进行四年来首次降息,扭转之前为控制通胀而实施的严格限制性措施。然而,对于降息幅度仍有很大争议,而且现在距美国总统大选仅两个多月的时间点,使情况更加复杂。不过,这次决策更多取决于主席鲍威尔及其政策制定者想要传达的讯息,而非实时的宏观经济状况。